双向转诊是本轮医改解决看病难最为重要的一项国策,其目标是要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到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做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然而,目标虽然美好,但在现实中双向转诊的执行力很差,美好的目标因受医疗制度的影响而面临种种困境!
是什么造成医疗市场的畸形发展?
在我国,公立医院挂着政府公益性的牌子却在市场上不受约束地无限发展。而地方政府在高喊大力发展公立医院的同时,却没有支付应有的建设经费。大力发展公立医院背后实际上变成了大中型医院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这种扩张无疑必须适应市场的法则,即尽可能增加床位并填充每一张床,尽可能从医保多获得些钱。
因此,病人就成为了财源,抢病人、留病人也就成了医院最大的愿望。因为,有了"住院"病人就可以合理地"创收",在这种机制下,怎么可以轻易的让病人流走?"保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已经成为各级医院经营目标,这是医院"市场化过度"的局面之一,客观上造成了民众公益利益的损失。
另一种局面,新医改方案推行以来,大部分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人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有些地方甚至减少了50%,与此同时二级以上医院的病人增加了50%,实际上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 新医改方案推行以后,原来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一些项目被禁止,病人只好到二级以上医院看病。
加上不少基层医生反映他们采用的国家基础药物目录中很多基础药物没有(有的地方连常用的退烧药和治疗拉肚子的药物都没有),患者不得不去上级医院就医。药品零差价在某些基层医疗机构也成为了"传说",老百姓根本买不到零差价药品,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职工都不够买!更重要的是,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每个月的工资少的可怜,有时候还不发。
没有病人就完不成任务,也拿不到"绩效收入"。如果是说原来医生靠"以药养医"还可以勉强补贴的话,现在几乎是彻底没有积极性了。如此看来,大部分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病人减少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于是乎,迫于生存的压力,有些人通过大量转诊病人收受回扣,虽然这种非法的交易无异于饮鸩止渴,却恰恰暴露出医疗"市场化"机制"过度"的另一层意义,即如果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不足仍然持续下去,一味的"市场化"机制必将淘汰这些"弱者"。而对于病人,一旦到了上级医院也不愿意回到医疗能力差、环境也差的社区和卫生院,甚至在社区连康复病人几乎也绝迹了。实质上,分级分段医疗早已经成为空中楼阁。
喊得多,做得少
医改倡导发展病人双向转诊,但基本上仍停留在政策鼓励层面上,政府主导的执行层面的举措明显不足,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后,政府没有相应的支持措施和合理补偿。药品价格虽然有所下降,而医院收费总价却没有下降,整个医院的运转仍然在 "市场化"机制"下进行。"过度医疗"、"薄利多销"的"促销"手法,没有也不可能在市场的利益驱动下有所改观。结果无疑还是促使病人往大医院跑,而且总的费用比改革前还要高。病人的报销比例虽然提高了,实际上却加大了支付方(病人与医保)的支付总量。
目前见到的多项改革都是在市场的法则下运行。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和投入,单纯在市场法则下运行,将无法达到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目标。医改要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喊了很久却不见实质性措施。
医生劳动价值的回归是医改即无法回避也无法绕开的问题。多年来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地体现。在政府投入不足和市场化的扭曲下,医疗市场已形成变相通过非医疗性"创收"的局面。
新医改必须从政策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医生下沉。在一些国家,政府拿出财政支出直接补贴给愿意去基层的医生,让他们保持有一定竞争力的收入。这样的例子也并不罕见,而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号召"医生到基层去。如果基层没有好医生,病人分流也就无法进行。假如医生的劳动价值在大小医院的差距不大,医生也不是通过过度医疗来获得奖金,就一定会有医生愿意到基层去。
分级分段治疗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目前的一些政策不仅没有有效地激励和安排病人和医院主动双向转诊,而且有些政策是与病人和医院主动双向转诊相悖的。比如要求三级医院科目齐全,导致本来一些可以"下放"的专业或者不需要这么多床位的专业,因为评审而一个也不能少。大病、小病大医院"通吃",基层医院几乎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又比如,康复科的建立对大医院要求特别严格,而忽视康复病人下放率和对基层康复指导服务辐射力,使大医院的康复患者比基层还多得多。
此外,支付制度如何具备自身的约束力也是分级分段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地方医保不仅要监督到位,重要的是要很在行。医保队伍专业管理水平的滞后使得大医院的地位变得十分强势。结果在大医院什么病都可以报销,医保起不到约束作用,而基层医院反而困难。加上激励政策无力,医院与病人都愿意尽量使用完"限额"。在病人与院方都有利的情况下,谁愿意回到基层呢?
政府必须主导
医改的实践证明,仅靠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高调倡导的双向转诊将永远是空中楼阁。市场机制只能逐渐淘汰处于相对竞争弱势的下级医院,不可能有上下级医院运转正常的局面出现。因此,政府主导的强劲措施势在必行!
首先,对于患者,往往是上转容易下转难。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客观上容易接受上送而难接受下转。因此,在推行双向转诊的过程中,如何能让病人对基层医院产生信任,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就医体验是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政府要主导对各级医院的主要医疗范围进行细致、严格的细分和界定,划分各种职责和成长空间。医改的所有的举措都要对基层医疗的发展有利,所有的优惠条件都应指向在基层发展的医生。老百姓感觉到看个小病、开个药在基层与在大医院差别不大了,谁还愿意去挤大医院?
其次,要建立强制性的首诊制度。除非急症或者患者自费可以完全自由选择,否则,所有医保、公费的就诊者必须首先通过社区医院的首诊,才可以转诊。就诊者有良好的首诊倾向对双向转诊实施有促进作用。因此,要积极推行社区首诊制,努力改变就诊者的就医习惯,使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病后在社区首诊。
当然,首诊制度好规定,政府责成医保发个文就"解决了",但是,首诊制度是需要前提的:即基层医疗服务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临床路径、方案、药物治疗等等应该与大医院相同或相近。如果你的基层医疗服务缺人、缺药、缺设备、医生不仅水平有限而且也没有给患者诊治的积极性,甚至连个小病都无力应对,根本得不到患者的认可,怎么规定人家去首诊?延误了病情算谁的?
还有,除了由于患者可能不愿意下转到社区医院之外,大医院不愿意把康复期的患者转回去也是常见的现象。一位脑出血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在大医院已经住了3个月,其实只是每天下午进行1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和简单的药物治疗。比较社区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康复治疗的费用,发现大医院收费要比社区卫生机构高几倍。为什么患者没有转回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康复治疗呢?大医院给出的理由是:要对病人负责,转出后出现问题很难说清责任。理由看似很有道理,谁能排除是利益驱使在起作用?
被视为医改解决看病难问题重要法宝的双向转诊,从最初试点至今已经至少过去了7、8年,这其中碰到了许多难题,例如:验单检查难互认、社保支付问题、公众就医观念、医院逐利等等。虽然似乎所有浮出水面的问题都在解决的过程中,但双向转诊也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老百姓期待的"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愿景究竟会不会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答案正在揭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