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指通过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的穿刺针,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一种新型技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是在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皮向病变椎体内导入可扩大球囊骨捣棒(Iaflatable Bone Tamp, IBT),充分扩张后使压缩骨折椎体复位并形成空腔,注入骨水泥后使椎体刚度及强度增强,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新技术。
一、 发展历史
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VP)最初作为一种开放性手术用于充填骨肿瘤骨缺损和增强椎弓根钉握持力。1984年法国介入放射科医生Galibert 和 Deramond 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1例颈2椎体血管瘤患者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于是,接着用于治疗另外6例患者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1987年发表了PVP的首篇论文。此后这一术式仅限于治疗脊柱的血管瘤或转移瘤等。1988年,Duquesnal 等首先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PVP在多个国家得以普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我国于2000年由中山大学附属二医院最早引进这一技术。
1994年美国学者Lieberman和Dudeney在PVP基础上。设计了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即PKP技术,199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运用于临床,临床发现该技术较PVP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并大大地降低椎体骨水泥渗漏率。
二、 骨水泥填充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用于椎体成形术的填充材料最早采用聚乙酰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thacrylate,PMMA),即传统的骨水泥。在四肢关节置换术中,已被广大骨科医生广泛使用,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早期临床应用于椎体成形术效果很好。但同时也发现PMMA因聚合温度高,一旦渗漏可损伤周围组织,而且不与伤椎骨质结合,无骨生长诱导作用,骨组织不能长入,成形后的椎体硬度增加,容易造成邻近椎体继发骨折风险。
因此,替代PMMA的各种成形填充材料相继问世。如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羟基磷酸灰石骨水泥(Hydroxyapatite, HAC),碳酸磷灰石骨水泥(Cabonated Apatite Cement,CBC),骨水泥玻璃陶瓷增强的基质复合物(BisGMA/BisEMA/TEGDMA)以及可吸收的注射用磷酸钙骨水泥、多孔天然颗粒状珊瑚样物质等。
主要目的是使填充材料更接近正常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同时可诱导骨生长,骨长入,并能在体内吸收而被新生骨替代,并且聚合温度低,粘度高,渗漏少。
三、 骨水泥灌注量及疼痛缓解机制
临床报道骨水泥灌注量与临床效果无明显相关,即使小于30%椎体填充率也能导致骨折椎体稳定和减少疼痛。Belkoff等研究表明只需注入2ml骨水泥即可恢复椎体的强度,刚度恢复需要4~8ml。Liebschner等研究表明注入3.5cm3骨水泥即可恢复病椎的初始刚度。
椎体成形术开展以来,临床报道一致认为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但是疼痛缓解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可能存在的机制主要为热学、力学及化学因素:1)注入骨水泥的聚合释放热使受累椎体的感受神经末梢破坏;2)注入骨水泥使受累椎体得到力学稳定,骨折得到固定,从而使顽固性疼痛缓解;3)PMMA本身的化学性质使椎体的感受神经末梢破坏,故有人认为PMMA目前尚不能完全被替代。
四、 手术适应症
(一)、椎体成形术适应症
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的难治性疼痛;
2、椎体良、恶性肿瘤所致的椎体破坏、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3、椎体骨折不愈合或囊性变;
4、疼痛性椎体骨折伴骨坏死。
(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适应症
同椎体成形术,因椎体后凸成形可明显恢复椎体高度,故还可以用于不稳定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五、手术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者;
2、椎体患骨髓炎;
3、对PVP器械或材料过敏者。
(二)相对禁忌症
1、椎体骨折线越过椎体后缘骨质破坏、不完整者;
2、严重椎体骨折,椎体压缩超过75%;
3、严重心脏疾病、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4、椎弓根骨折;
5、全力性感染存在者;
6、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7、一次3个以上椎体需治疗者;
8、无痛性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六、手术操作:
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必要时行MRI检查。检查凝血常规;
2、体位:根据患病部位及种类不同采取不同体位,一般取俯卧位;
3、麻醉:局麻或全麻;
4、手术步骤
(1)在X线透视下确定经皮穿刺病变椎体位置,常规消毒铺单;
(2)颈椎取前侧入路,胸腰椎取后侧入路。颈椎穿刺经胸锁乳突肌内缘,颈动脉鞘内侧斜形进入椎体。胸腰椎尽可能选择经椎弓根途径穿刺,穿刺针针尖置于椎弓根投影的外上缘,即在2点或10点位置。侧位顺椎弓根钻入,当针尖至椎弓根的1/2时,透视正位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影的中线处,则说明进针正确。顺椎弓根继续钻入。
(3)椎体成形术穿刺针尖在侧位上要到达椎体前中1/3处停止。拔出穿刺针芯,透视下用注射器将调配好的骨水泥顺套管注入椎体,一旦术中透视发现有骨水泥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一般单个椎体注入量为3-6ml。
(4)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针在侧位上显示工作工作套管前端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2-3mm处停止,即针尖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方5mm。取出针芯,将椎体钻顺工作套管钻入椎体达所需深度。将球囊顺工作套管送入病变椎体孤星通道中,透视确认球囊应完全伸出工作套管,即球囊两侧标志环位于工作套管处。
X线监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扩张球囊,逐渐增加压力至球囊扩张满意,一般不超过300Pa。当球囊已扩张至椎体达到预计复位效果或到达椎体终板及四周皮质时,即停止增加压力。两侧球囊均扩张满意后,吸出球囊内对比剂,取出球囊。从双侧套管将团状期呈牙膏状的骨水泥注入椎体 内。双侧注入完成后拔出工作套管。一般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6ml左右。
七、并发症及预防
1、一过性发热:很少见,多由骨水泥聚合产热引起炎症反应所致。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
2、骨水泥渗漏引起脊髓、神经根压迫、热损伤:术中加强透视、骨水泥面团期注射可避免,一旦出现应紧急手术去除;
3、脊柱感染:因骨水泥单体与粉聚合时产生高热,因此发生脊柱感染机会少见。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2-3天可预防;
4、肺栓塞:加压注射时脂肪、骨髓、骨水泥进入静脉引起。PVP引起的小的、一过性的该并发症在骨质疏松患者为1%-3%,在椎体肿瘤患者最高达1%。严重、永久的该并发症极少见。
5、局部出血的血肿:多见于多次穿刺或有出凝血性疾病的患者。术前注意纠正凝血功能;
6、肋骨骨折:多见于重度骨质疏松者。可能是穿刺过程中胸廓挤出的结果;
7、死亡:死因不明确,但不能排除同时处理多个椎体引起肺栓塞所致。建议PVP一次不应超过3个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