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 放射性碘(131I)治疗甲亢是临床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治疗技术,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经济、疗效显著,而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甲亢的方法。
如病人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指导,并严格执行核医学专科医师的医嘱,放射性碘单次治疗甲亢的治愈率一般在75%以上,重复治疗的总治愈率超过90%,仅少数病人疗效差,需要附加其它治疗。有部分病例会在治疗后出现一过性或者长期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每天口服适量的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即可纠正。
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痛 许多晚期的恶性肿瘤会不同程度出现骨转移,其中较常见的肿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直结肠癌等。
有些肿瘤的骨转移灶有明显的骨疼痛症状,甚至发展为难治性骨痛,即使外照射、化疗及麻醉镇痛药物都难以控制。如临床诊断明确,且骨转移灶有明显的成骨代谢表现,原则上都应及时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锶89Sr,商品名:美他特龙;钐153Sm-EDTMP,商品名:来昔决南钐)以缓解疼痛和/或控制骨病灶的发展,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 部分特殊类型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如: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等)可能难以进行手术根治,化疗和外放疗对该类肿瘤的疗效常常不确定,常规治疗很难控制病情的发展。这些癌病灶可以摄取和集聚放射性的131I-MIBG。
131I所释放的β射线使肿瘤受到较大的辐射量,使肿瘤的活性受到抑制和破坏,这样可以减轻症状,缩小瘤体或者控制癌病灶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大约在50%左右。显效而未愈者视病情发展情况可进行多次反复治疗,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月。
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一般都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够摄取和利用碘离子的特性,因此这类癌细胞也能摄取和聚集放射性同位素碘131I。放射性碘131I释放出放射性粒子(b射线和g射线),这些射线(尤其是b射线)具有强烈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甲状腺癌细胞在摄取和聚集放射性131I后如同“自饮毒药”,很快被射线杀灭。
放射性碘131I治疗甲状腺癌手术后残留病灶和/或转移灶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近90%,其中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病症较轻、转移灶数量较小、病灶较小者)可获得治愈,大部分病例的病情可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改善。很少有病例治疗无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