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常见原因
尽管绝大多数乳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该病的许多危险因素已被确认。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乳腺癌发病率的影响比遗传因素大,而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这两种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对于预防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这些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月经初潮年龄早(<13岁)、绝经年龄晚(>55岁)、初产年龄 晚(>35岁)或没有生育与乳腺癌的发病均有关。
2、遗传因素: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母亲患乳腺癌或二个一级亲属患乳腺癌),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难以确定,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多数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与乳腺癌有关。
4、营养过剩、肥胖、过多摄入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饮酒、吸烟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专家提醒少年期营养过剩、过于肥胖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对乳腺癌的预防应该从小开始。童年时期的正确饮食是预防乳腺癌不可忽视的方面。小孩子应该尽可能克制巧克力、冰淇淋、汉堡包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儿童也不宜盲目进补。
5、绝经后妇女长期补充雌激素,育龄妇女不加选择地口服甾体激素避孕药,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一些平时 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6、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据调查,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抑郁,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化。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这些精神因素与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7、其他,如职业放射性暴露,乱服药物及保健品等。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又高于农村。在同一地区内,文化层次高、收入水平高的人群发病率高于文化层次低、收入水平低的人群,白领职业女性高于普通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