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骨刺是老年人才有的毛病 骨刺最容易发生于老年人和重体力劳动者,有人统计,45─60岁的人发生率为74%,8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90%,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但近年来,年轻人身上也发现了骨刺,常见于电脑一族,主要原因是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损伤,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纺织工人的手关节。当本身存在着关节解剖学异常,如膝内外翻等,且从事引起下肢紧张的较大运动,则可加速骨刺发生。实际上每个人在年老时,身体上都会长骨刺,只是我们没有感觉而已,这也是衰老的一种表现。
误区二、骨刺就是骨质疏松 二者不是一回事,虽然骨质疏松也会有骨刺出现,但骨刺是由于人体在活动时,往往会过分牵拉附着在骨骼边缘上的韧带和小关节突上的关节囊,由于经常不断地牵拉并反复刺激那里的骨膜,就会引起骨骼边缘及小关节韧带的局部损伤出血,血肿的机化就会导致骨质增生。而骨质疏松是有骨量减少的一种疾病。
误区三、骨刺有害无利 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骨刺对人体是有很大好处的,它可以固定身体器官和组织,比如脊椎上的骨刺,它能保证脊椎的整体结构功能的发挥,比如有的患者长期腰痛,几年后腰痛突然消失了,拍片发现腰椎上长了骨刺,增加了腰椎的稳定性,如果将骨刺去掉,就破坏了脊椎原先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时候医生还要利用人体易生长骨刺的特点,认为制造骨刺来治病,比如对于腰椎椎体的不稳(如腰椎滑脱、腰椎结核等),医生手术去除病变的组织后,在两个椎体之间放上自体骨,使两个椎体相互生长融合为一个,椎体间生成大量骨刺后,人体的腰痛也就消失了。
误区四、骨刺一定要治疗 其实,骨刺本身并不用治疗,它反映你的身体某一部位承受了过多的负荷,出现了老化和退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和锻炼。一般认为,除极少数骨刺压迫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需要手术切除外,骨刺发生后多数人可无任何症状,绝大多数病人都不需要治疗。但若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神经、脊髓、肌腱、肌肉时,常出现颈椎、腰椎局部酸痛、膝、髋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有些患者则表现为头痛、头昏、脖子发硬、视物不清、大小便异常等,就需要治疗了。
误区五、骨刺是导致疼痛的元凶 对于如何治疗骨刺,目前有一些误区,比如认为“骨刺一除,疼痛即消”。但值得注意的是,骨刺并非是导致疼痛的唯一元凶,比如很多跟痛症的患者,不仅有骨刺,而且有足底筋膜炎,即便是消除了骨刺也并不能减轻症状,而简单的小针刀松解足底筋膜炎或局部药液封闭就能解决问题。
误区六、骨刺可以吃药消掉 常有报纸广告吹嘘什么中药,什么妙方一吃、膏药一贴就能去除骨刺,实际上这些治疗最多可以缓解一定程度的疼痛,肿胀,而骨刺和正常骨的成分完全一样,是不可能轻易去除的。如果能随意去除骨刺,那岂不是也可以轻易化掉骨头了?
误区七、骨刺治疗没有什么好办法 目前骨刺治疗大体有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在症状发作时要适当休息,同时进行热疗、推拿、按摩或局部疼点封闭。吃药能使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它并不能真正地去掉骨刺。只有少数的情况,才有必要开刀去除骨刺,比如脊髓性颈椎病(脊椎骨刺严重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或者腰椎管狭窄症(骨刺导致椎管狭窄出现腰痛、麻木,大小便改变),对于关节周围的骨刺,一般都有骨性关节炎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行人工关节置换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解决疼痛,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
误区八、骨刺无法预防 诚然骨刺是无法避免生长的,但还是可以适当预防的,如避免长期有害的剧烈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如慢跑、散步,游泳等;适当补钙 ;治疗原发病如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关节骨折者应当手术治疗,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防止后期由此而产生的骨质增生和创伤性关节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