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程序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隐睾的发病率在生长发育中逐渐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约30%,新生儿为4%,1岁时为0.66%,成年人为0.3%,表明睾丸的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但一般至6个月之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若隐睾发生扭转,如隐睾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性肿块,患侧阴囊内无正常睾丸,胃肠道症状较轻。如隐睾位于腹内,扭转后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靠近内环处,右侧腹内型隐睾扭转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颇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腹内隐睾扭转压痛点偏低,靠近内环处。
分类:
①腹腔内睾丸,睾丸位于内环上方;
②腹股沟管内睾丸,睾丸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
③异位睾丸,睾丸偏离腹腔至阴囊的正常下降路径;
④回缩睾丸,睾丸可推挤或拉入阴囊内,松开后又缩上至腹股沟处。
危害
小儿隐睾双侧发病如得不到治疗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单侧隐睾同样可导致生育低下或不育,因而隐睾的睾丸体积都普遍偏小,质地偏软,弹性差,有时睾丸和附睾还有分离,或者没有附睾,因此,生精功能差,甚至没有生精功能 。
如果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和腹股沟管里,由于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可以引起生精基地――睾丸内的曲细精管发生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精原细胞不能产生,内分泌功能也同时发生了异常,这样是无法正常生育的。故隐睾应该及时治疗。
治疗
治疗隐睾通常采用内分泌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内分泌治疗国内主要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促进雄激素睾酮的分泌使睾丸自行下降,但因其明显的副作用和疗效不确切,现并不主张或仅仅早期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是恢复睾丸的正常生理环境,使睾丸处于阴囊内的正常温度下,以维持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尽可能减少恶变等并发症。目前主张手术在1岁左右进行。由于腹腔型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是正常睾丸的数倍,故腹腔型隐睾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