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用于促排卵的药物主要通过对下丘脑-垂体氯米芬轴的调节而达到促进排卵的目的。
1、氯米芬(CC)
最常用的药物是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该药物为雌激素的拮抗剂,通过与垂体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低雌激素效应,抑制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 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促使卵泡生长。临床上主要运用于体内具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和下丘脑-垂体氯米芬轴反馈机制健全的不孕症患者。
2、来曲唑(LE)
来曲唑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该药一方面能够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从而削弱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促使卵泡生长。另一方面能够使卵泡局部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卵泡发育。来曲唑不能应用于体内雄激素增高患者。
3、尿促性素(HMG)及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
尿促性素及重组人卵泡刺激素常用于直接刺激卵巢,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成熟。该类药物常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性不排卵,以及氯米芬和来曲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临床上常用于“试管婴儿”患者促超排卵。
4、其他
目前对排卵障碍除了使用药物直接刺激排卵,越来越重视对其内分泌环境的改善。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对此类患者促排卵之前首先调整内分泌环境(包括达英-35,二甲双胍等),不仅能获得满意的排卵率,而且能够降低流产率。高泌乳素血症闭经的患者,服用溴隐亭,使泌乳素降至正常范围,患者可自行恢复排卵的方法,也属于间接促排卵方法的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患者同样首先调整内分泌异常后再试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