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幸福或是苦难的人生都从哭开始。
宝宝降临的第一声啼哭让会母亲激动不已,然而接下来的哭声又把母亲弄得焦躁不安。那么新妈妈怎样才能读懂自己宝宝的特殊语言――哭声呢?
生理性啼哭:新生儿娩出后,第一声啼哭声是宏亮的,以后的哭声应响亮、均匀而婉转。啼哭不仅能够促进全身活动,肺部发育,扩大肺活量,而且也有利于将来说、唱的肌肉组织的发育。所以新生儿啼哭首先是生理的需要。
生理性哭的原因,除自律运动之外,还有饥饿、口渴、思睡、衣着不适等。
生理性啼哭的特点是哭声响亮,哭闹间歇时精神状态和面色均正常,婴儿哭声一般时间不会很长,声调也比较平和,只要要求得到了满足就不会继续哭。
心理性啼哭也叫情感依赖性啼哭,顾名思义是带有情感要求的啼哭,是宝宝寻求母亲安慰的一种办法。宝宝6个月以后四肢控制更纯熟,表情也更丰富,许多生理需求不必借哭来表示,因此表达情绪的哭泣比重增加。当大人拥抱时,能让宝宝感到满足与愉悦,所以父母应该在宝宝两岁前多抱抱他,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这对日后的情绪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病理性哭闹,大多是由于婴儿身体某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所致。哭声异常,母亲赶快找医生。
婴儿20句啼哭性言语的科学描述:
1、“妈妈,我饿!”:一般哭声并不剧烈,孩子会一边哭泣,一边动嘴巴,有吮吸的小动作,并主动将头转向母亲的胸怀寻找乳头,或吮手指,吃衣角、被角,此时若用手指试探宝宝口唇时,宝宝会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作出吮乳的动作,一经喂奶后,便马上安静下来。
2、“妈妈,我好冷、我太热、我的衣服不舒适。”:若遇突然的冷热刺激、衣服布料粗糙不平整、衣被裹得过紧都可以引起啼哭。这种哭声初时声音较大,以后逐渐变小,并有全身躁动不安。 大声哭叫、面红耳赤、全身出汗、四肢乱噔乱伸,此时体温升高是衣服包裹过紧。立即松开衣被、改变体位、温水擦身、更换内衣、尿布、适量喂糖水或母乳后哭声即可立即停止。
3、 “妈妈,我害怕!?”:如听到突发性巨响,孩子可能受惊吓,此时要保持平静,把宝宝抱在怀中予以轻柔地抚摸慰藉,哭声就会停止。
4、“妈妈,我尿了;妈妈,我大便了,快来换尿不湿啊!”:当新生儿大小便刺激:因为大小便引起的啼哭,伴面部涨红或用力动作,换尿布后哭声也就停止了。
5、“妈妈,别吵了,我要睡觉!”:哭声很低,双目时睁时闭,哭声断断续续,中止哭闹即入睡。
6、“妈妈,谁咬我了?”:当新生儿被刺痛或叮咬,宝宝会出现阵发性号啕大哭,间歇时,玩耍如常。成人应裸露小儿,仔细查找全身及衣物,看有无尖刺物和被叮咬。
7、“妈妈,我要抱,抚摸我啊!”:宝宝渴望大人抱起抚摸,当有这种需求时,就会啼哭。这种哭声比较小,宝宝往往会盯着大人哭,大一点的会伸出双手要大人抱抱,这时你只要逗着、哄着他玩就万事大吉了。一般来讲,新生儿到了三个月左右就比较喜欢闹人,有些孩子喜欢撒娇,喜欢大人抱着,这时候大人要适当节制抱的时间,不能让孩子养成习惯被抱着的感觉。尤其是喂完奶最好把孩子放下睡觉。
8、“妈妈,您别离开!妈妈,别拿走玩具!”:当母亲突然离去或失去心爱的玩具时,婴儿起先哭声洪亮,尔后逐渐减弱,且有感到痛心的表情,伴之涕泪俱下,或无精打采的懒散情绪。 啼哭时一般情况好、面色红润、四肢活动自如、反射正常'哭声长短不一、高低不均、无节奏感、常哭哭停停、睁着眼睛左顾右盼、当母亲走到宝宝跟前时'啼哭就会停止、双眼盯着你母亲、一幅着急的样子、但仍有哼哼声、小嘴唇翘起。大多数母亲知道将婴儿抱起放在肩上,能使他们立即安静并睁开眼睛,可能是新生儿在母体内听惯了母亲的心跳声,而是靠在肩上又可听到有节律的心跳而产生安全感。有科学研究表明,当母亲不在时,有玩具在宝宝身边与无玩具在身边,婴儿的安全感表现有明显差异。
9、“妈妈,我要这;妈妈我要那”:宝宝还会发出带有意向性要求的啼哭,这种以企盼达到某一目的的啼哭,伴有蹬脚、挺胸、摇头、就地打滚及干嚎怪叫的行为,若无人理睬,其哭声即渐渐转弱而停止。
10、“妈妈,我就要这样;妈妈,没有您在我好怕!”:“磨娘精”、难带的婴儿的哭,往往是心理需求的哭,这些婴儿由于性格比较敏感或坚持度高、适应性差而容易受惊吓。
11、“妈妈,我肠胃坏了?”:当宝宝肠功能紊乱时发生的啼哭。多于晚上发作,除烦躁哭闹外,还伴有面色潮红,但口周发白,腹胀,严重者双拳紧握,两腿屈曲,手足冷。一般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
12“妈妈,我肚子痛!”: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均可产生腹痛而使婴儿哭闹不安。哭声为阵发性,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哭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不让人按腹部,一摸腹部马上哭闹;肠痉挛:这种婴儿哭闹的特点是一阵一阵的,奶头和妈妈的怀抱都不能使婴儿安静下来;、肠套叠:多发于4~10个月的婴儿,常表现为突然嚎叫不安,伴有脸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13、“妈妈,我耳朵里痛!”:外耳道疥肿或中耳炎:婴儿容易溢奶,当奶汁流入外耳道后容易得中耳炎。此时,婴儿会哭闹不安、发热,手压耳廓时哭声更剧。
14、“妈妈,我营养不良?”:哭声无力,面色苍白,毛发稀疏,罕见笑脸。
15、“妈妈,我要补钙。”:宝宝得佝偻病时,婴儿的哭闹以夜间最甚,有“夜哭郎”之称,严重的会发生抽搐。婴儿除哭闹外,有多汗、易惊、烦躁不安、枕后脱发。
16、“妈妈,我口痛;妈妈,我鼻子不通气了!”:口腔炎症:如果孩子一边吃奶一边哭,还经常流口水,就要考虑炎症;宝宝患急性扁桃体炎时,会哭闹不休,并伴有发热、拒奶,夜间哭闹更甚;当宝宝感冒时,鼻塞会使婴儿感到烦躁不安而哭闹;若伴鼻翼扇动、三凹征、面部三角区青紫、面色苍白、体温不升、四肢冷、反应迟钝等,说明有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多数为肺炎或心功能不全表现。
17、“妈妈,我受伤了!”:若接触宝宝身体某一部位就哭,要看看皮肤有无破溃、脓肿、糜烂,特别关心有无骨折或脱臼。
18、 “妈妈,我发烧了”:当婴儿发热时的啼哭,会出现面色潮红,用手背抚摸宝宝额头、手心、脚心等皮肤敏感部位,感觉发烫。若体温在39℃以上时,患儿哭声反而减少,出现呼吸困难、鼻翼煽动、面色青紫等症状。
19、 “妈妈,我脑子有毛病啊!”:颅内出血或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会出现哭闹不安、烦躁,哭声尖直,欠婉转,此时新生儿反应差或易激惹,前囟门饱满,四肢肌张力增高,并有以舌尖舔嘴唇等现。
20、“妈妈,我哭出来怎么像猫叫啊”:有一种“猫叫综合征” ,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患儿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头央部畸形、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病儿哭声异常可能系喉部发育不良所致,也可能与脑损害有关。这是一种染色体短臂畸形,发生率为十万分之一,在国内外均很少见。患有“猫叫综合征”的新生儿先天愚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上海第五人民医院曾经报道过此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