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俗称“粒子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最新方法。它是将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放射性125碘放在一个金属钛壳里,密封后制成只有像小学生使用的0.7mm铅笔芯粗细、不到半公分长的小短棒,而称为“粒子”。然后将患者CT、MR片所显示的肿瘤大小输入到一个三维立体定向计划系统里,还原成一个与肿瘤实际大小的立体图象,然后按每间隔长一公分、宽一公分的间距,精确地将粒子分布于一定的位置。医生按此治疗计划利用微创技术如腔镜、经皮穿刺等在CT、B超等引导下,用一套特殊的器械,象“布雷”一样,把放射性粒子直接放置到肿瘤内部或在外科手术时将手术切不干净的肿瘤瘤床、亚肿瘤区域以及可能转移的淋巴途径永久埋入放射性粒子。这些粒子在肿瘤内部持续发出的γ射线即可迅速杀死肿瘤细胞,截断肿瘤细胞扩散的途径,这是一种与肿瘤形态完全一致的粒子植入技术,从而达到象手术刀切除一样的效果,所以又称为“粒子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