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经消化道外的途径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以达到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不足)、降低营养风险,改善临床结局的目的。
目前PN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国内外的学术组织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应用指南。2008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也颁布了《临床诊疗指南(2008版)》,对PN的合理、规范应用提出了相关指导性建议。因此,作为临床疾病治疗的一部分,建议遵循基本的PN应用步骤和规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营养治疗和营养康复的医疗服务。
一、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定
患者入院后,首先须明确哪些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根据指南的推荐,在患者住院后24-48小时内,由护士或营养师对其进行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筛查;在此基础上,再由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医师或营养师)作进一步营养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膳食评估、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和脏器功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不足)及程度。目前推荐或常用的筛查方法(工具)有: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微型营养评定法(MNA)等。对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不足)者,及时制定适宜的营养支持方案并予实施。
二、判断是否需要肠外营养支持
对具有营养支持指征的患者,首先须判断胃肠道功能是否健全。当胃肠道功能完全或仅部分障碍时,首选肠内营养;若预计5天及以上经口或胃肠道途径摄入不能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0%时,需考虑联合应用肠外营养,以补充不足部分。若因疾病或治疗等因素致胃肠道不能利用时,如禁食、肠功能衰竭、肠梗阻、肠缺血、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等,应提供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三、肠外营养支持的能量和氮的供给量
能量和氮的供给,是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能量和氮的需要量因根据疾病、应激、营养状况、摄入量等情况而定。例如,围手术期PN支持,能量目前推荐为25-30kcal/kg.d(理想体重),蛋白质或氨基酸的供给量为1.5g/kg.d。蛋白质: 脂肪:糖的能量比约为20:30:50%。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能量和氮量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具体可参考《临床诊疗指南(2008版)》中各疾病的应用指南,更重要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供给。
四、肠外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可分周围静脉(PVC)与中心静脉(CVC)输注,中心静脉置管又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根据PN总量、PN混合液的渗透压、PN应用天数,以及静脉条件等情况而定。通常,当PN总量大于1500ml/天以上,或PN混合液的渗透压≥900mosm/L或PN持续时间超过2周,周围静脉条件差者,可考虑PICC或CVC置管予以肠外营养混合液的输注。而对于PN总量小于1500ml/天以下,且PN混合液的渗透压<900mosm/L、应用时间短于2 周内的可行周围静脉输注。
五、肠外营养输注方式
为了使肠外营养支持能达到最佳的热氮比,利于营养物质更好地被吸收利用,且减少PN相关的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以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TNA)即“全合一”(All In One, AIO)的形式输注。
需注意:在无氨基酸溶液的情况下,葡萄糖液与脂肪乳两者不能混合配成“全合一” 形式(葡萄糖的pH会影响脂肪乳颗粒的稳定性)。
六、肠外营养支持的监测
肠外营养支持期间,需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监测,以了解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和避免与肠外营养有关的并发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目的。
临床观察指标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体液平衡(出入水量:尿量、各种引流量、摄入量)、PN输注反应、体重变化等。对危重患者,更应监测和记录上述指标变化。
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电解质(钠、钾、氯、钙、磷、镁)、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等,检测频率根据病情需要而异。氮平衡、氨基酸谱、免疫功能等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