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26例大型颅骨缺损的患者行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大型颅骨缺损的患者行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前均行CT超薄扫描,三维重建,将数据通过互联网发至钛板网生产厂家,根据数据进行二维钛板加工、制作,约2天左右即可得到数字化塑形的二维钛板颅骨成形的材料,手术植入。结果所有病例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后塑形均非常地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血2例(7.6),经保守治疗血肿吸收。皮下积液3例(11.5),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对颅骨成形术后超过6月~1年的随访,26例均无出现感染、排异、外露、移位、塌陷等情况。结论 对于于大型的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钛网作为修补材料时,应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颅骨缺损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16-56岁,平均38岁。颅骨缺损时间均大于3个月,平均5.6个月。颅骨缺损部位均为额颞顶部,其中左侧15例,右侧11例。颅骨缺损面积最小130cm2,最大192 cm2(双侧),平均162 cm2。颅骨缺损原因: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后18例,非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后7例,脑膜瘤并脑疝去骨板减压术1例。
1.2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步骤如下:
1.2.1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已中标的二维钛合金板,板材的硬度及延展度等均经过国家相关认证。
1.2.2检查方法:CT扫描技术:采用美国Medical Systems Hispeed Nx/i 双螺旋CT扫描机,应用3DHead 3mm/HQ扫描,条件:150KV,120MA,1.0s,层厚3mm,层间距3mm,螺距1.0,矩阵512×512,窗宽 2500,采用骨窗(osteo)150,扫描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扫描范围根据要求而定,后重建层间距1mm、矩阵1024×1024,
采用SSD(表面技术)进行重建。
1.2.3病人入院即行头颅CT重建图形数据,将数据通过互联网发至钛板网生产厂家,根据数据进行二维钛板加工、制作,约2天左右即
可得到数字化塑形的二维钛板颅骨成形的材料。
1.2.4数字化塑形好的钛网植入术。
2、结果
所有病例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后塑形均非常地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积血2例(7.6),经保守治疗血肿吸收。皮下积液3例(11.5),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对颅骨成形术后超过6月~1年的随访,26例均无出现感染、排异、外露、移位、塌陷等情况。
3、讨论
颅骨成形术作为常见的手术,目前公认的手术指征是:(1)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M者;(2)缺损部位有碍美观者:(3)引起长期头昏、头痛等症状难以缓解者;(4)脑膜―脑瘢痕形成伴发发癫痫者(需同时行癫痫灶切除术);(5)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与生活者[1]。 直径超过3 cm的颅骨缺损还会导致颅骨缺损综合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并影响美观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者因美观障碍而出现严重的精神性疾病,所以颅骨成形术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脑组织,同时应修复外观[2]。目前用于颅骨成形术的人工材料有:有机玻璃、硅橡胶、羟磷灰石、钛网[3]等。其中,钛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保护强度符合要求,不存在老化问题,由于射线又可透过、不含铁原子而能够接受CT或MR检查,在国外应用日趋广泛[4]。行颅骨成形术的钛网有二维钛网和三维钛网,三维钛网较软、强度差、可术中塑形(但塑形效果差),适合于小型的颅骨缺损;二维钛网较硬、强度好、术中基本不能塑形,适合于大型的颅骨缺损。对于大型颅骨缺损的患者行颅骨成形术,应采用二维钛网,数字化塑形可以扬长避短地使用二维钛网,并可使术后颅外形尽可能地接近正常,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2008年度我科对26例大型颅骨缺损的患者均行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术中均将颞肌置于钛网的外侧,颅骨成形术术中多数学者主张不放置引流面管[1] [5],但笔者认为多数学者主张不放置引流管是本意是为了减少感染的机会,但因注水、分离致创面的损伤,即使创面止血良好,硬脑膜或假硬脑膜未分破,若术中不放置引流管,术后1~2天内的敷料基本都被湿染,也使皮下易积血、积液,反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现笔者主张最好放置引流管。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后颅外形美观,疗效满意。数字化塑形颅骨成形术具有以下优点:(1)创伤小、疗效好、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2)塑形完美、更好地减轻病人精神负担,更好地融入社会;(3)术中使用钛钉数减少。传统的钛网颅骨成形术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手术,数字化颅骨成形术是传统的钛网颅骨成形术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化颅骨成形技术,可缩短每一台手术持续的时间,塑型更加精确,不增加任何新的损伤,对每一台的常规钛网颅骨成形术而言更加安全、有效和完美。对于于大型的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钛网作为修补材料时,应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