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颈椎牵引是颈椎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好方法,但临床当中我们很多医生并不重视,甚至不懂如何进行正确的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状态,使扭曲于横突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可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内平衡,拉大出现狭窄的椎间隙与椎间孔;能减轻骨结构周围组织对椎神经丛的影响,间接地缓解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
牵引重量、牵引时间和牵引角度是颈椎牵引的三个重要因素。比如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多采用体重的3%~5%效果较好。牵引时间以10~30min比较合适,老年患者可以采用逐渐递增的时间适应,以不产生副反应为度。颈椎牵引角度一般不主张后伸位牵引,这种情况下椎间隙后部减小,会引起颈椎节段不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生意外的危险性增大。
牵引角度以颈椎前屈11~20°的牵引效果最好,当颈椎前屈11~20°进行牵引时,可适度拉伸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和半棘肌等颈后肌而解除其痉挛,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颈椎前屈牵引还可拉大横突间距,可适度拉长迂曲的椎动脉,增加有效血流量。颈部及周围局部手法按摩、中频电疗以及药物离子导入等物理治疗方法和针刺华佗夹脊穴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软组织,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病变软组织的血液供应,以利消除炎症,减轻病变部位对交感神经的刺激,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所以基于以上观点,我们不支持临床当中仅仅使用简单的充气式颈椎器正规治疗颈椎病,此类器械很难给患者一个确切需要的牵引重量和满意的牵引角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