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Loder等提出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Treitz肌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脱垂和下移引起,随着人们对痔的本质及发生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痔的治疗在理念上和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4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对痔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块。”
肛垫演变为痔的前提是肛垫充血,充血就可使垫肥大。导致肛垫充血的原因主要有二:肛垫支持组织平滑肌不能在排便后将肛垫缩回肛管;紧缩的肛门括约肌妨碍肛垫内血液回流。基于上述理论,临床上可分为:
1 .、内痔:肛垫移位及病理性肥大,包括血管丛扩张,纤维支持结构松弛、断裂。
2 、外痔:指血管性外痔,即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的软团块。
3 、混合痔: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
正常人在肛管和直肠末端的粘膜下有一种称之为“肛垫”特殊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在胎儿时即形成,其功能是协助肛门的正常闭合,起节制排便作用,犹如水龙头垫圈的作用一般。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直肠肛管肌壁上,排便时受腹压作用被推下,排便后借助其自身的收缩功能,缩回到肛管内。当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和断裂后,其弹性回缩作用减弱,从而逐渐下移、脱垂,并导致静脉丛淤血和曲张,久而久之形成痔疮。这种观点近年来为更多的学者所认同。痔形成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症状,有症状的痔称为痔病。平时人们常说的痔疮实际上指的就是痔病。痔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