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围(颈托)包括用纸板、皮革和石膏等临时制作的围领和各种特制的颈托,在颈部损伤,骨折脱位、畸形、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的治疗中是很常用的器具。其作用在于保护颈椎,限制颈椎活动,减轻脊髓、神经根及关节面的磨擦造成的创伤性反应,促进水肿的消退和炎症的吸收,并可用于纠正颈椎的畸形,防止错位的复发和植骨块的压缩和脱位,因而对于促进恢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1、颈围(颈托)的应用范围
(1)各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
(2)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
(3)颈椎错位手法治疗后易复发者。
(4)颈部畸形,如幼儿斜颈的纠正等(颈托或石膏围领)。
(5)颈椎开放性手术后(石膏围领)。
(6)颈椎脱位、骨折者(主要用颈托或石膏围领)。
2、普通围领的制作和用法 普通围领是指在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小关节紊乱中用纸板等制作的临时性围具,其方法简便、经济、舒适,重量轻,吸汗性强,并可随时根据病情和颈部的粗细、长短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因而适应性强,效果好。可选用硬纸板或其他适当的物品按照具体病人的颈部特点以及治疗的需要,剪成适当的形状,先剪得宽大一些,试用不合适的还可以继续修剪。剪好后试用合适,在其外面套以针织套或纱布围绕,使其柔软不磨擦和压迫皮肤。结口处可用按扣、结带或用纱布围绕固定。白天使用,夜里去下或放松固定。微创手术后一般应连续应用2-4周。
3、注意事项
(1)戴颈围时应松紧适度,以不引起明显不适为佳,并可随时调正。
(2)颈曲反张的病人,围领的后方不宜过高。
(3)微创手术后一般戴颈围1~3周,不宜长期佩戴,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形成对围领的依赖性。如果长期使用围领,突然解除后往往使症状加重。
(4) 一般固定颈椎于中立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