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咨询服药与生育的矛盾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无论男方或女方在抗病毒治疗期间,都是不能要孩子的,这在药物的说明书上说的很清楚。其实任何药物如果没有做过致畸试验,不能否定对生殖细胞和胚胎的致畸作用,在用药期间女的不适合怀孕,男的也不适合使妻子怀孕。育龄期的男女病友们,你知道为什么不可以要孩子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传染病科郑玲
男人服用核苷类药期间,为什么太太也不适宜怀孕?药物可以引起生殖细胞和胚胎组织的发育异常,出生后会发现孩子有畸形,如先天性痴呆、先天性心脏病、或耳聋、眼瞎等。新生儿畸形不只一种原因,不当用药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胚胎在母体内,特别是较早期组织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时,使用某些药物就有致畸的可能性。而核苷类药可以诱发精子细胞异常,胚胎是由受精卵发育起来的,新生儿的遗传基因有父亲的一半,新生儿畸形能与父亲无关吗?
核苷类药肯定能致畸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药,动物致畸试验的结果,按安全性排列,替比夫定(素比伏)和替诺福韦是B类(对动物胚胎发育没有致畸性),其余核苷类药都是C类。没有做过临床试验,对人类是否有致畸作用并不清楚。
贺普丁也能治疗爱滋病,非洲用贺普丁治疗爱滋病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并没有发现畸形,据此推断至少在怀孕末期服贺普丁是安全的。现在国内有些医院,对血清HBV DNA水平高于6次方的母亲,在怀孕28周到分娩时服用替比夫定或者贺普丁,几年来出生的新生儿畸形率与正常母亲生育的宝宝没有差异。
一些建议“大三阳”慢性携带的育龄妇女同样可以怀孕,同样可以哺乳,现在的阻断治疗已经十分完善。要走出误区,不要自己耽误自己。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确定病情不重(要经医生判断,不能只根据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数值),也可以先用保肝降酶药使病情缓解,在医生监护下先要孩子。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处于育龄期的男女病友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要向医生了解药物的特点,和家人商量后做出一个大体的计划。请考虑周全后做出决定,免得开始治疗以后“骑虎难下”。
正在抗病毒治疗的病友要谨慎一些,不要疏忽而“计划外怀孕”。
对核苷类药认识不清或考虑不周,已经在治疗中的病友不要冒险而轻率停药,应咨询医生后做出决定,随意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同样无法完成生育。就是30岁过一点再要孩子也不算迟,社会越发达,生育的年龄越推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