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也就是遗尿,是很多家庭中碰到的令人尴尬的问题。
每当孩子尿床后,妈妈不得不清洗床单、翻晒被褥,劳累之余免不了会有怨言,甚至呵斥、责打孩子;而感觉内疚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训斥后更是懊丧不已。经常尿床的孩子还会因此而被同学、伙伴嘲笑,久而久之变得闷闷不乐、性格内向。
其实,孩子遗尿并不少见。据统计,6岁孩子中大约有13%尿床,而10岁孩子中还有5%仍然尿床,大多数孩子尿床延续到十多岁后自然消失。遗尿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如果父母小时候有遗尿,那么孩子遗尿的可能性就很大。
孩子的排尿控制能力会随着大脑发育而逐渐成熟。医学上必须在孩子年满5周岁以后还经常尿床才初步诊断为遗尿症。大多数被诊断为遗尿症的孩子经过全身体检也大都表现正常。因此,遗尿本身并不说明孩子有问题,但是父母和同伴的责骂、嘲笑却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家里有一个遗尿的孩子,作为父母首先应该认识到减轻和疏导遗尿孩子心理压力的重要性。孩子尿床后父母应该保持冷静,可以让孩子帮忙一起整理床铺,但不必因此而责骂孩子,反而应该对遗尿孩子寄予理解和关爱。或许按照我们的习惯,父母很难告诉孩子自己也曾有过遗尿的经历,但告诉孩子亲戚中也曾有尿床,可能有助于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适当的排尿训练可以让孩子尽快摆脱遗尿。白天鼓励孩子多喝水,但从下午开始就不能再喝含咖啡因饮料,临睡前两小时应停止喝水或饮料,上床前提醒孩子上厕所。夜间在适当的时候叫醒孩子上厕所。遗尿的孩子一般都难以唤醒,而如果迷迷糊糊、半梦半醒地上厕所,无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起正常的排尿反射,必须彻底将孩子叫醒,自己走到卫生间排尿。一些遗尿报警装置也采用同样的原理,在孩子刚刚开始排出尿液时就发出警报,闹醒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尽早自主控制夜间排尿。目前一些药物治疗往往只能短期有效,长期效果差。
绝大多数遗尿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自愈。不过,当突然发生遗尿时,或者在遗尿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某些疾病的可能。如孩子在能够自主控制夜间排尿6个月以上后突然开始遗尿,甚至白天也尿湿,孩子诉说有排尿时疼痛,小便频繁,以及有大量喝水、食欲亢进、下肢肿胀等表现时,都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心理问题、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