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学宝库蕴藏极其丰富,在现代医学防治疾病的整体画面至今仍显示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传统中医药学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实践医学和经验医学,它不同于西医学起源于解剖,起源于病理生理实验观察分析。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瞬间群体或个人,无遗漏地全面继承,是不可能的。但如浅尝即止,不系统深入研究,发展创新也就缺乏源泉。中医临床实践过程的中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知识经验的继承,继承的是精华亦或糟粕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创新性思维过程。?
1.临床反复实践基础上的发展创新
对疾病病因、病位及病势的辨识是疾病预防治疗的前提。尽管中医、西医认识疾病的方法、角度、层次不同,但它们治疗方法的确立都是建立在辨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理基础之上,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因对疾病辨识的层次、角度、深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传统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侧重于整体、宏观,司外揣内,通过疾病表现在外的征象,根据自身的理论体系,探测、演绎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归纳出“证”的概念。因这种思辨、推理是建立在反复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其对疾病病性、病位、病势的判断能力也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升华,与此认识相应的治疗效果也能产生量的进步和质的飞跃。如关于“中风”的认识,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开始突出“内风”立论,提出“类中”概念;清王清任在临床实践和解剖观察的基础上,专立“气虚血瘀经络之说”,认为是半身元气虚、经络元气、瘀血阻脉,建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随着认识的深入,皆带来了治疗方法上的创新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其他如外感热病的认识、传染病疫毒的认识、湿热的立论等,无不是在临床反复实践的基础不断归纳总结,产生病因病机认识方法学的创新,进而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传统中医学的整体、宏观、司外揣内的临床思维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反复临床实践、逐渐深入以至正确、全面把握疾病性质的过程。尤其一些重大疾病,开始由于受各种条件和主观意识的限制,对疾病的认识不可能不出现偏颇。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不拘泥于古人的观点,辨识疾病临床表现于外的症状,进而思辨其病因、病机,仍是目前临床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学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疾病的表现,归纳出前人未有认识到病理机制,如对脑溢血(中脏腑)的认识,病人80%以上有大便秘结、神志昏蒙、头痛等症状,据此,不少学者认为病机为阳明气结,风阳痰火菀于上,治应上病取下,通其腑气,用小承气合羚角钩藤汤或三化汤加味(大黄、枳实、厚朴、羌活、安宫牛黄丸)治之,使大便通,气血得降、痰火得散,元神之腑自然清净。对临床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类风湿关节炎(痹症)、以三痹论治效果欠佳。因其骨髂变型、僵直、夜间疼痛较重,从温补肝肾、祛风散寒化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立法,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2)根据古人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反思其治疗方药;如糖尿病(消渴),古人多以三消分治,因临床“三消”症状相互兼杂,近来治疗多从阴虚燥热立论,三消统治。《内经》曰言其病机为“二阳结热”。针对口渴、善饥、多饮阳明热症,多用白虎汤或人参加白虎汤清热生津。而二阳结热,非阳明经热,经热用白虎汤,结热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故治疗消渴病口渴、喜饮、善饥者,在养阴清热的基础上,伍以大黄、黄连,使结热(郁热)祛、津液复,临床症状多可明显改善。(3)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新的理论提出往往会带来一系列治疗方法学上的改变,中风病因学的“内风”理论,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即为临床的治疗带来了方法上的突破。近年来有关温病治疗的“截断扭转理论”突破了传统中医“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理论框架,使中医对温热病的治疗有了大的进展,且在现代急性传染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可靠的疗效。
2.和现代科学结合基础上的发展创新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是因其能够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紧密衔接,综合现代科学新的技术方法运用于临床基础的研究中:如微生物的发现、抗菌素的产生,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发生了质的改变;近代影像学的发展,为介入性治疗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使一些血管阻塞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近几十年来,国内有识之士用现代科学技术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且取得了可喜进展。如脾虚证的研究,目前国内已对数10种疾病近10种动物模型脾气虚证的出现率,证候规范化及其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整体器官及细胞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阐明了脾虚证形成的机理,同时就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和脾气下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我国学者从微循环、血流变学、血小板功能、器官血流量以及纤溶系统的变化等方面开展工作,结合传统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制定了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比较研究了常用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效果。拓宽了中医活血化瘀方药的适应证,提高了临床诸多疾病的临床疗效,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科学和传统中医结合基础上的创新,如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延长自已的视野,认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观察到的生理病理现象,较用现代科学技术证实中医的科学性对中医发展创新更有价值:如现代CT、ECT技术的发展对脑出血的诊断,中医根据传统理论认为是“离经之血”、“瘀血”,打破了脑出血忌用活血化瘀药的禁忌。用活血化瘀方药治之,在解除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反应、缓解或消除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坏死等方面,有优于以往凉血止血治法的效果。尿毒症虽多表现为浮肿、面色 白、尿少等阳虚水泛的症状,因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中医认为是浊毒内滞,使用泻下浊毒的大黄;心功能不全病人,尤其是肺心病心衰患者,因其肠道粘膜水肿、血液循环瘀滞,中医认为是瘀血、肠道积滞,使用大黄泻下逐瘀,临床皆收到较好疗效。其他如体内器官囊肿、血管瘤、结节等,从痰瘀方面立法论治,亦不乏有效验的临床报道。
3.辨证和辨病结合基础上的发展创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中医所面对的多是现代医学诊断基本明确,有一定病理变化规律可寻的疾病群,而不仅是哪些概念模糊、笼统的病名。如何在辨证理论指导下,发挥宏观整体的演绎、思维优势辨治现代医学疾病(辨病论治),是中医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现代医学疾病多是以区别于其他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而诊断命名的,它们有自已独特的病理演变和发展规律,其病位、病理特性多数能通过理化手段认识清楚。在疾病发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疾病的某一特定类型),它们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反映在临床上的症状亦大都相同。如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期,基本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痉挛及微血栓形成,突出的症状为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绞痛、闷痛;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弥漫增生性炎症,细胞及内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袢微血栓形成、坏死或断裂,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继发的血尿、少尿、浮肿、高血压等。这些一致的共性,反映在中医的辨病治疗上,亦当有自已的规律可寻。
在传统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辨病论治,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针对疾病的病理变化,无论中医辨证属何种类型皆施以相同的药物:如冠心病,针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痉挛、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这一基本病理变化,无论是痰浊闭阻、胸阳不振还是寒凝血脉、心脉瘀阻,临床治疗总要施以活血化瘀药物。自上世纪60~70年代起,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倡导应用活血化瘀治法,在冠心病的防治领域获得显著效果,最后形成了重大突破,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针对疾病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治法: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造血干细胞缺乏者,温肾益髓;细胞、体液免疫异常者,滋补肾阴、凉血解毒;微循环障碍者,补肾养阴凉血,加强了用药的针对性,提高了临床疗效;(3)隐症潜症的辨治: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特点,辨识疾病的病因病机,施以针对性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疑难病,都有相当长的潜伏期,或虽临床无症状,而病理变化却在进展。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医可依据其病理改变特点,用活血化瘀方药进行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无症状阶段,因其病位在肝,病因为病毒感染,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用柔肝疏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多可促进肝功能恢复,逆转其病理改变。
辨病指导下的中医治疗较辨证论治更有针对性及可重复性。因而,临床辨证辨病相结,总结疾病辨治规律,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情特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学的发展创新,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如何促进中医的创新发展,是一个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医诊断水平的提高,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归纳、升华;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集成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拓宽、延长自已的诊断视野,是中医临床创新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