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情志异常既是乳腺癌的病因,又是其病理产物,二者互为因果。调畅情志、疏肝健脾的治则贯穿整个疾病的始终。
1、七情内伤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属于“积聚”等范畴,对于病因认识比较重视内源性因素,特别强调七情内伤。历代医家均认为情志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情志不畅,肝失条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脾伤则运化失常,痰浊内生;痰瘀互结于乳房则成乳岩。乳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邪毒(致癌因子)乘虚而入,日久形成乳岩。
2、乳腺癌的治疗重在疏肝健脾、调畅情志
乳腺癌治疗过程中,任何不良情志变化均可加速疾病进展。由于对手术、疼痛的恐惧;对化疗中出现恶心、脱发等不良反应的恐惧;对死亡、疾病复发的恐惧等往往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忧虑、紧张、急躁、悲观、失望等心理障碍,甚至有轻生行为。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肝主疏泄,其生理特点主升,主动,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使周身气血调和,经脉通利,脏腑功能和调,心情愉悦。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外科大成》提到:“按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房与肝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体调节情志的场所是肝脏,肝脏通过对气机、血液和情志等的影响,调节人体情志变化。因此,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机体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治疗郁症则当以疏肝养血、调畅气机为法,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经典名方逍遥散出自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为肝郁血虚而设,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功用,主治肝脾血虚证,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焦虑等情绪失调病症。
3、情志因素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御外邪入侵和清降有害因素的作用总称为“正气”,其中就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免疫系统的功能变化与肿瘤患者预后呈正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经过手术、放化疗进入康复期的乳腺癌患 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不但严重地影响
了患者生存质量,也对疾病预后和转归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诸多因素中,主要是免疫反应和激素在起作用,而负面情绪刺激则影响内分泌和免疫,使机体自律神经失调,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并损害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情绪与健康关系的物质基础主要与体内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有着密切关系。它能直接杀伤靶细胞效应的特殊的淋巴细胞系,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的功能,且表现为速发效应。临床研究证明 :精神压力和情绪悲观能够降低NK细胞的 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低的人,容易得癌症或感染病毒;而NK细胞活性低的癌症患者,则容易发生转移或复发。
康复的概念既包含躯体方面,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又包括心理方面,即精神情志的康复。异常的情志活动能促使肿瘤的发生或恶化,而积极的情志活动则能预防肿瘤的发生或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乳腺癌康复需要身心兼治,不仅包括躯体康复、功能康复,更应强调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从身心等综合角度切入,以减轻晚期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情志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必须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