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听力是重要的,没有听力在幼小儿会影响言语、认知和情感的发育,影响语言信息的接受,终会造成聋而哑,并严重影响智力;不但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累及社会。因为听力是智力的源泉,因此爱耳护耳,保护听力很重要。
1、爱耳应从何时开始?
应从准备怀孕时就想到将来孩子的听力要如何保护,为此应做遗传咨询、做产前检查、应尽量在孕前、孕时避免细菌、病毒等感染,禁用或慎用耳毒性药物。临产时,做到安全生产。
2、婴幼儿期爱耳、护耳应做些什么?
正常孩子在胚胎6个月时就具有听力,呱呱落地时就可听到外界声音,为了早期发现先天性聋儿(3‰),提倡出生72小时即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聋儿早期干预治疗。
婴幼儿期伤风感冒、溢奶、咳呛、洗澡耳进水等易致中耳炎,造成听力损害,所以要尽量避免上述不良现象发生。婴幼儿往往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陈述,所以药物的副反应可能被忽视,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对耳有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更应加倍小心。还有就是要预防传染病,传染病是影响听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发热性传染病,高热造成脑及神经损害而影响听力。
3、儿童期保护听力应注意什么?
除了防着凉感冒防治中耳炎症外,此时更应告知孩子不要挖耳、尤其不能用铅笔、钢笔等尖锐物挖耳。不能塞各类型异物进耳道,一旦意外发生,应及时就诊正规医院。家长或孩子不要自己去取耳内异物,因为没有工具可能越塞越进,并造成鼓膜破裂,耳道损伤。如有蟑螂等昆虫爬进,可滴入油性物质,然后到医院取出。
因儿童听器官还较脆弱,所以要尽量避免噪杂环境,不要到迪厅。
发现耳听力有异常,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包括影响听力的鼻及鼻窦疾病等。
4、青壮年期听力需要保护吗?
听力保健,爱耳护耳是永恒的主题,青壮年期是人生最旺盛时期,既是学习知识,丰富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劳动工作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最佳时期。所谓听力是知识智力的源泉,因此,听力保健在这时期很重要,务必重视,除了一般的保护、预防外,特别注意防耳外伤,加强劳动保护,防止噪音伤耳。还应提出的是40岁以后成年人易患的鼻咽癌对耳听力的伤害,甚至治疗后的放疗病都对听力影响很大。
5、老年人该如何听力保健?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45岁以下18岁以上是青年人,那么45~60岁是中年人,60岁以上才是老年人。如果不是疾病等原因,人人都应活100岁以上。所谓的耳聪目明,童颜鹤发是健康老人的表现,要做到耳聪:
(1)必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因为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耳听力。甚至是突聋的主要原因
(2)60岁以上耳蜗等功能开始退化,因而必须适当环境生活,休闲,注意营养合理,作息规律,心可以不服老,但体能上应服老。
(3)多做户外活动,心胸开阔,情绪稳定,适当补充维生素B、C、E等,补充钙要适量,鱼肝油丸等不宜多食,因为它本身还是硬化剂,尤其是血管硬化病人更应注意。
(4)多听悠扬、柔和的广播、音乐,对耳听力的维持是有好处的。麻将、纸牌等娱乐要适可,劝戒烟;饮酒方面,应避免高度烈酒,葡萄酒类可以通过增强血管功能而益耳,但也应适量;浓茶、咖啡等易致兴奋饮料,晚间睡前要尽量少喝,以免影响睡眠,或致植物神经失调,出现耳鸣等。
(5)老年人,人生阅历丰富,处事经验老到,应和以待人,处理好家庭,邻里的关系,不要轻易动肝火,因为按中医理论,怒易伤肝、伤肾、伤神,终影响听力等,所谓老年人,悠则兴,悠则健。
(6)有些自然规律是违背不了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正确处理,高高兴兴过好今天,确实身体有了疾病及时就诊,如听力听觉差了,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找出原因,如为功能退化而致,可根据耳聋程度,选配适当助听器,以便于社交,减少误会,提高生活质量。
(7)自己不要随便掏耳,也反对理发师掏耳,如觉得耳有耵聍等分泌物潴积,应到医院或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清理,老同志行行走走,有好处,不要怕麻烦。为了保持您的健康,最好坚持一年至少一次的全面体检(包括听力检测),发现问题早期处置。
人是一个整体,好多疾病会互为影响或互为因果,因而,不应把听力保健孤立对待。总之,爱耳、健耳是永恒的主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