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是体内重要的元素,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磷的吸收场所是小肠,而肾脏是磷的排泄的主要器官。当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肾功能的减退,磷的排泄减少,产生高磷血症。自慢性肾脏病3期起,即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逐渐出现高磷血症。肾功能越差,高磷血症的比例越高。
在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50%。 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高磷血症刺激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包括低血钙、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PTH)亢进等的异常,从进而产生骨转化异常,以及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临床表现为溶骨、骨痛、骨软化;大血管及心脏瓣膜的钙化、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异常,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显示,血磷增高可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高磷血症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控制血磷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高磷血症后可通过减少饮食磷的摄入、使用磷结合剂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以及对已进入透析的患者通过透析清除磷等方式控制血磷。减少饮食中磷的摄入是控制血磷的基本措施,直接从源头减少磷进入体内,无论是透析的患者,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是必要的。往往富含蛋白的食物中磷的含量也很高。适当的限制蛋白质摄入可以有效的限磷。但是同时应避免过度限制蛋白质导致的营养不良及热量缺乏。
因此,选择蛋白/磷比值高的食物既能保证营养状况又不增加磷负荷,是优选的限磷食物,比如鸡蛋蛋白,鸡胸肉等。而燕麦、豆腐干、干贝、猪肝、奶酪、蛋黄、坚果、口蘑等食物属高磷食品,应尽量避免。火腿肠、巧克力、可乐、芝麻酱中含磷量高,不应食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食品加工的工业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中含有大量的磷,也是不可忽视的磷的来源,应减少食用。
本文系陈辉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