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突聋?
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二、突聋的临床特征
1、 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三天以内;
2、 多发于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3、 原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4、 常见诱因:睡眠差、劳累、饮酒、急躁、感冒;
5、 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及耳周麻木感;
6、 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
7、 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突聋的发病机理
1、 耳内供血障碍:如内耳血管痉挛和血管栓塞,致使血管供应区的耳蜗及前庭因缺少营养及氧气供应而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或伴有眩晕。
2、 病毒感染:如果发病前一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
3、 免疫因素:耳蜗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器官,也可受免疫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功能障碍,尤其双侧突聋患者。
四、突聋的治疗原则
1、 及时入院治疗:3天内治疗效果最佳,2周内有完全恢复的可能,2周后治愈几率减少,4周后改善几率也降低(低频聋除外)。
2、 药物:及时搭配应用4类药:改善耳内微循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降纤维蛋白原。
3、 康复训练:耳朵除听功能外,另一功能前庭平衡功能与耳聋、耳鸣关系密切,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可提高耳聋治疗的有效率。
4、 手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重度、全聋者),可考虑人工听力植入手术。
五、出院后治疗建议:
1、听力恢复正常者,可口服药物巩固疗效1-2周。
2、听力未完全恢复者,可继续药物治疗2-3周,定期复查听力。
3、听力恢复不理想者,请按医师指导选配适宜的助听装置或植入人工听觉。
4、耳鸣严重者,可行耳鸣习服/掩蔽治疗。
六、预后
1、1/3左右患者可完全恢复,1/5的患者无论进行何种治疗都无效,1/2左右患者经治疗后可以部分恢复听力。
2、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2周内,治疗时间越晚,疗效越差。
3、低、中频听力下降以及轻度的听力下降预后良好,即使有眩晕和耳鸣。
4、全聋或者接近全聋者预后不佳。
5、伴有眩晕者预后不佳,坚持前庭康复训练3个月,眩晕症状可明显改善。
七、健康指导
1、均衡膳食: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少酒,勿暴饮暴食;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避免受凉、感冒;
3、规律生活,注意休息,避免噪音,少用耳机手机;
4、戒焦戒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生活;
5、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
6、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便秘;
7、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常用的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如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等等;耳毒性抗肿瘤药物有顺铂、卡铂、长春新碱、氮芥等;解热镇痛抗炎药如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抗疟药如磷酸氯奎、奎宁、乙胺嘧啶等;袢利尿药如呋喃苯氨酸、布美他尼、利尿酸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