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小组完成了我科首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手术。
患者,男,60岁,因“右侧肢体麻木伴失语20天,右侧肢活动不灵半月”来我院就诊,颅脑MRI+MRA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多发脑梗塞;王云彦教授带领介入小组为病人进行了细致的脑血管造影,最终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重度狭窄99%以上),左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90%);鉴于近日有大面积脑梗塞,为降低再通后病变血管“微孔”致脑出血风险,建议患者暂时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介入治疗。
2月后,患者二次入院,虽然左侧颈内动脉几近闭塞,若血管再通,术中可能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术后可能因脑过度灌注致脑出血等风险。科室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植入治疗方案。
经过精心的准备,王云彦教授带领介入治疗小组为病人进行了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及左侧椎动脉开口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通过右侧股动脉鞘将Moma保护伞置入颈外动脉,近端位于颈总动脉,首先将微导丝小心通过几乎闭塞的左侧颈内动脉,充盈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的保护囊,用球囊扩张狭窄处后,置入支架,造影示狭窄处成形良好;然后更换ENVOY导引导管放入左侧锁骨下动脉,将支架置入椎动脉开口狭窄处,再用球囊扩张支架,见左侧椎动脉开口成形良好。患者术后在我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后,经过一周的术后康复,患者顺利出院。
脑血管性慢闭塞病变是传统意义上典型的稳定病变,在侧枝代偿不充分的病人中,可以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而且此类病人再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也因脑血管病变的存在而加重,因此开通病变对于改善病人脑供血及预防脑卒中有益。然而脑血管闭塞的再通治疗存在风险,如术中脑栓塞、血管夹层甚至血管破裂、术后高灌注综合症等。因此,脑血管闭塞再通需要完善的术前评估,严格手术指证,同时采取与狭窄病变相同的技术方法来安全地进行脑血管闭塞的再通治疗。文献报道,在脑血管慢性闭塞病变中,“微孔”的存在,较直且短的闭塞段,较短的闭塞时间是开通的有利条件,而近期没有大面积的脑梗死是手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脑保护装置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
A、C:术前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椎动脉开口段重度狭窄
B:脑血管闭塞再通术后造影
D:左侧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造影
E:左侧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B超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