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我们都认为人要是上了年纪,才会遭受各种疾病的侵扰,年纪轻轻,正值青春旺年,疾病是不会这么早“登门拜访”的。但是从乳腺疾病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不速之客”还大有早早到来之势。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且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乳腺癌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成年妇女,以35~55岁女性群体为主,大约占全部患者的75%,但青春期少女患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如此来势汹汹的“敌人”,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期我们专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杨其峰教授,来听听杨主任是怎样给我们支招的。
乳头溢液要重视 分清病理很关键
数据显示,乳头溢液的患者占各种乳腺疾病的10%左右。乳头溢液大多由乳腺导管本身病变、乳腺炎症、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等引起,其中大部分的乳头溢液是由乳腺良性病变引起的。
但是,如何去区分乳头溢液到底是生理因素导致的还是病理因素导致的呢?
“对于患者自身来讲,判断乳头溢液的简单有效方法是看其表现形式。”杨主任对记者说,“通常来讲,如果是全身性的生理现象因素,那么乳头溢液可能表现为双侧乳房都有溢出,另外是多孔而不是单孔溢出。但是如果仅有一侧乳房有溢液,并且表现为单孔溢出的话,病理因素的可能性就极大,应该及早就医做进一步的科学检查。”
杨主任说:“乳头溢液是一个很狡猾很隐蔽的病情,因为其检测比较复杂也比较困难。乳管镜可能会在检测中无法触及病区,所以当患者乳房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还是应该及早就医。”
“病理性乳头溢液,如果任其发展,危险性还是很大的。”杨主任介绍,“乳头溢液可导致导管内乳突状瘤、导管内癌等疾病,恶变风险极大,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
健康与美皆重要 具体病情要辨证
对于很多很早期的乳腺癌,传统的乳房全切手术方式,往往给人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感觉,杨主任形容说:“就像一片地,整个被翻了过来,复发率是降低了,但是对于患者,尤其是年轻、爱美女性患者来说,由于手术切乳房,将来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要非常大。”
因此,保乳手术就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的保乳手术还是存在弊端,即美丽是留住了,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也留下了健康隐患,增加了复发的风险,也是这种保乳手术的瓶颈之一。
“在之前的基础上,我们科室对保乳手术做了改良,以最大限度确保患者术后安全。”杨主任说,“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仅对腺体进行掏出,乳头乳晕是保留的,因为根据研究表明,只要癌变或者肿瘤在当时没有侵袭到乳头乳晕等组织,那么其患病的风险是很低的,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将其保留,然后在内部植入假体,以确保乳房外形不被破坏,这样既兼顾到了乳房的美观,又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复发率。”
杨主任强调,施行手术的最终目的还是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所以乳腺外科在术前都会征求患者的意见,同时结合具体病情辨证对待,不会一味保乳而增加手术风险。而乳腺外科与病理科的共同协作,也让病情诊断更加精确,为选择正确手术方式打下基础。
保持稳态很关键 生理心理要兼顾
随着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乳腺疾病的致病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吃得不好,而恰恰是因为吃得太好。
“乳腺癌、纤维腺瘤、乳头溢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目前我科室收治最多的病种。”杨主任说,“很多乳腺疾病,与饮食起居有很大关系,高脂肪、高热量、激素的大量摄入,增加了身体负担,有可能会诱发乳腺疾病发生,提高患病几率。”
杨主任强调,保持平衡与稳态,是我们所要提倡的,不仅局限于乳腺疾病,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过犹不及,我们身体的负荷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保持一种生态平衡,盲目进食、大补特补,对于身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杨主任说,“除了饮食起居之外,对于女性来讲,更要重视心理层面的平衡与稳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产生过多过大的波动,以免造成生理紊乱。”
乳腺疾病虽然危害很大,但是如果平时能够注意饮食的合理摄取和情绪的稳定,是有积极预防效果的,同时,在发现病情后,切记不要拖延,而是应该尽早去正规医院诊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