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皮钢板固定技术,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手术主要强调骨折固定的稳定性,骨的生物学因素常被忽视。通常手术切口大、暴露范围广、骨折端血供破坏严重。由于不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的原则,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等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BO原则的确立,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得到了发展。1989年Mast etal.首先介绍通过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的产生。在此基础上,CH.Krettek etal.1997提出微创外科技术及桥接接骨板技术的概念,即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其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断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 MIPPO技术即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维持适当稳定的固定,最大程度的保护骨断端以及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软组织修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且MIP-PO技术经皮操作对骨折部位干扰小,大大降低植骨率,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MIPPO技术同样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特别是皮肤条件不好、严重挫伤、不适合广泛切开的病例,现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李国弼
与传统的所谓绝对稳定固定技术不同,MIPPO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特别是骨折端周围的血供; (2)运用“内支架”概念进行骨折固定,用普通或特殊设计的钢板对骨折行桥接固定; (3)利用肌腱复位作用及间接复位技术进行骨折复位复位。 骨折治疗其目标是尽早使肢体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和减少并发症。传统切开治疗骨折遵循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倡导的AO原则,强调解剖重建,同时施行加压固定,以坚强内固定保证骨折绝对稳定。牢靠的内固定可维持整复后骨折端位置,防止移动,使骨折早期保持解剖学上的整体性。传统AO虽也强调保护血运,但未提出具体的技术手段,广泛切口固定的同时,难以避免加重软组织的损伤,破坏静脉回流,使术后肿胀加重,消肿延迟,加重创伤反应,减缓全身情况恢复;同时长切口也破坏残存血供易引起软组织坏死、骨外露或者钢板外露;广泛骨膜剥离、直接粗暴的复位破坏骨折端的血供,易影响骨折愈合。近年来AO的骨折治疗原则发生了改变,生物学接骨技术(biolog i c a l o s t e o s y n t h e s i s, B O)的新概念即BO原则,强调保护软组织以及骨折部位血供,强调有效固定而非坚强固定。在BO基础下,1997年Krette k等提出微创外科技术及桥接接骨板的概念即MIPPO技术,并应用于股骨骨折
MIPPO技术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感染和再骨折的危险性,维持骨折稳定性以降低对植骨的需求,在骨折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MIPPO技术从复位到固定都与传统技术有所不同,特别是间接复位不能在直视下观察复位情况,需要一定的经验,同时术中需要利用C臂机确认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及足够长度的下肢摄片保证准确的力线复位。由于在胫骨远近端都有解剖形设计的钢板,一般不需要作太多的预弯,而且解剖形设计的钢板可作为干骺端力线复位的参照。 统计显示MIPPO技术在生物学方面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不仅切口小、美观,患者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因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保护,使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加快,保证了关节功能不会因手术并发症而延缓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满意率明显提高,MIPPO技术为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以上内容转载自AO-内固定支架(刘[译)总论部分有详细的解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