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山东省卫生厅组织了第四批“德中临床医疗交流项目(公派出国研修)”的考试,在顺利通过了科室、医院、省卫生厅层层选拔后,2012年6月5日到8月29日,我来到了遥远的德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收获颇丰。
在德国期间,我跟随教授查房、看门诊、参加手术和病例讨论。Uhl教授每天早上交班后都要到ICU查房,每天下午交班后要查看私人病房,每周到普通病房查看2次。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查房中,我学到了先进的专业知识,还切实体会到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和一名优秀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首先,在每日查房的工作中,Uhl教授最多的面部表情是微笑,最多的动作是和患者握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Guten Morgen(德语:早上好)”,当然每天下午查房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是“Guten Tag(德语:下午好)”。有时甚至是在手术台上站了一天,午饭都顾不得吃,但只要他面对患者的时候脸上永远保持着一种坚定的微笑。有时候,我甚至感觉,教授不是在查房,而是在会见老朋友!
聆听患者的倾诉是Uhl教授查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而且有十二指肠癌的家族史,后来接受了十二指肠切除、胆肠吻合、胰肠吻合术,手术后这位女患者的情绪一直非常激动,在ICU的病房里一直大喊大叫,但是她信任Uhl教授,有时还会在病房ICU的护士们都和教授开玩笑说那是Uhl教授的粉丝。对于这个比较“疯狂”的患者,在Uhl教授那里没有责备和不屑一顾,而是耐心细致的聆听她的絮叨,引导她了解情绪激动不利于术后恢复,最终这个患者逐渐平静下来,顺利康复出院了。在普通病房里,很多患者见了Uhl教授和他们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们,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倾诉自己的不适和接受治疗后的感觉,甚至于有些患者在查房的还会开玩笑,逗得一群医生笑个不停。
与患者的沟通是教授查房的另外一项主要内容。记得我刚到德国的第一个星期,教授带我去私人病房查房,有一位62岁的胰腺囊肿患者对自己的诊疗方案不了解,Uhl教授就坐在患者的病房里和患者面对面的交谈,让医生助理拿来了胰腺的解剖图片,教授在图片上详细标注了患者囊肿的位置,手术过程切除哪一部分组织,用哪一段肠管与胃吻合,甚至于每一个手术步骤都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解。教授一边画图一边讲,经过40分钟后患者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手术方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然我在感叹教授如何能把这么专业的知识解释的如此通俗易懂、教授为何如此有耐心的同时,也在暗自庆幸自己在教授的带领下,将专业知识复习了一遍。
三个月下来,我对Uhl教授的查房风格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教授之所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丰富,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手术技巧高超,他的优秀同样来源于他对病人的关爱,这种关爱贯穿了他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其实,简单的说来,教授的查房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问候、聆听和沟通。问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礼貌,就在这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握手中,拉近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聆听是一种美德,也是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聆听我们了解了患者的疾苦,通过聆听我们知道了患者想让医生解决的问题。沟通能体现出医生的专业知识、语言能力、耐心和爱心,而且这几种因素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真诚的沟通,才有可能达到医患关系的真正和谐。
作为一名医生,当你面对患者的时候,也许多一句问候就可以让患者感到温暖、减轻病痛;也许多一分钟聆听,就可以帮助你更准确的判断病情;也许多一次沟通就可以让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理解医者的仁心。我是一名肝胆外科医生,深感自己责任之重大,努力积累专业知识、提高手术技巧自不必说,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爱患者,用问候、聆听和沟通去关爱每一位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