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我们自然会想到祖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的文化和道德内涵,也会想到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还会想到革命战争年代炮火风飞中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还有新时期医务工作者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体现的高贵品质和良好风貌。当然,做为胸科医院的一名医生,更会想起“新时期结防人的楷模――高兴云”的先进事迹。山东省胸科医院肿瘤内科郭帅
过去,我们常说,医生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高奉献的职业,而忽视了它的高情感。科学需要理性,不需要动情;而医学既需要理性,又需要动情。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感情的。患者到医院看病,本质上是寻求医生对生命健康的呵护。因此,医学不是一门纯科学,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科学追求真,艺术追求美,而医学及追求真与美,还追求宗教所倡导的善。医学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针对的是病情,而人文精神针对的是感情。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因是感染所致,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裘法祖的老师轻轻地说了句“她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裘法祖念念不忘,他知道那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感情,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大。这说明,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如果医生的心中没有人,只有技术,就有可能背离行医的目的。
秉持职业道德,就是要把救人的生命看做最崇高的职责,维护病人最大的利益,就是要保持有效地医患沟通,不仅提供最佳的治疗技术,还给予适度的人文关怀。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患者的病情,原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或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的解释;两个掌握:掌握病情和检查结果、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沟通对象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沟通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和语句;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使用过多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术语、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医疗服务无止境,医患沟通亦无止境。这种服务是带有真情实意的,也是积极主动的。
对病人来说,治好了病,终生难忘!
对我们而言,何尝不希望一次治病,终生为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