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能引起脑梗死么?
目前在民间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那就是在就诊时询问医生,我血稠吗?而在门诊遇到的不少病人要求做血液化验,具体要求也是让医生查查自己的“血液稠不稠?”。
其实在医学科学领域尤其是在临床医学领域,根本就没有“血稠”这个概念,只是在严重脱水情况下,血液才有可能变稠,也就是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血液里水分减少,使有形成分例如血细胞等单位体积里的数量增加,有可能引起代谢障碍。
其实,脑梗死是一种血管疾病,不是血液疾病!血液的粘稠与否和脑梗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当然,在血管病变基础上,假若血液变得粘稠,有可能诱发梗死。
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一样,血管病变是其重要的发病基础,最主要的病理改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后血管壁上的动脉硬化斑块”。
由于这种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容易在基底部破裂,使血管狭窄,在此基础上血液流变学出现变化,形成血栓,由于组织的缺血坏死,称之为“梗死”。发生在心脏,叫心肌梗死,发生在脑,则称之为“脑梗死”。
所以血稠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当然,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经常观察是否有血脂代谢异常是必要的。
再就是患者经常问医生:患了脑梗死是不是要经常“冲冲血管”。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认识误区。目前治疗药物基本上是以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为主。患病时要及时治疗,平时积极的治疗某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焦虑等,再就是摒弃某些危险因素例如吸烟等等就可有效预防某些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还有就是:患者家属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家属也经常问:输液能不能把血管给“冲薄了”?我说这不会的,正常治疗主要是扩张血管使局部血流增加,改善局部循环;抗凝药则是影响血液凝集过程,减少血栓,避免梗死面积扩大。只要是合理用药对治疗是有益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