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对于患者近视的矫正是一种非创伤的视力矫正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佩带高透氧硬性隐形眼镜的方法,夜戴晨取,可短期内达到以下效果。
1、通过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因为其高透氧性、高生物相容性、抗沉淀性,避免了传统软隐形眼镜对眼睛的伤害。
2、白天不需要佩带眼镜,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学习等要求。
3、在免去框架眼镜烦恼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
1962年有视光医师惊异地发现配戴者误戴弧度比自身角膜曲率平坦的硬质角膜接触镜,可以稍许降低近视程度,从而提高不戴眼镜时的视力,其后不久该种现象被定名为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
第一代设计,未能得到临床推广主要原因:
①使用PMMA材料,不透气,配戴时间不能很长,只能在白天短时间配戴,因此效果持续时间短暂。
②患者需要在白天配戴一系列渐变平坦的普通硬质接触镜片后才能在摘下镜片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裸眼视力改善。居中性差,易上下偏位,引发散光。
1971年,有人设计出第2代塑形镜,最大特点是“反转几何”,三区设计,镜片的基弧较中央角膜平坦1.5-4.0D,这种镜片较第一代设计居中性有很大改善,也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其不足之处:
①第二代塑形镜设计中反转弧很宽,边翘量大,引发镜片无规则移动,维持镜片良好的定位和居中性仍然较困难。
②这种设计通常也需要多副才能达到最终矫治效果。这种利用4-5副镜逐步降低近视度数的方法是为了控制好中心定位。治疗期最终减少2-3D近视度数。
1995年前后出现了第3代产品,以将镜片内表面设计为4个以上的弧面为特点,同时采用了高透氧镜片材料,使镜片有可能仅在夜间配戴,无须定期更换多副镜片,矫正近视的最大限度达到600度。
角膜塑形镜材料以DK值分类为低透氧系数(DK值<50)、中透氧系数(DK值介于50-90之间)和高透氧系数(DK值>90)材料。美国FDA要求夜戴型镜片材料DK值不得低于80,中国SFDA则要求夜戴型镜片材料DK值不得低于90。与此对应,日戴型软镜DK值应大于24。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是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称地、渐进式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减低近视;与激光手术效果相似,但与激光手术不同,角膜塑形术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恢复的。•因不产生离焦现象,成像质量高,有限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
佩戴方法:夜间佩戴,白天摘掉,连续戴镜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一般需要连续佩戴2周达到稳定效果。停戴30天后完全恢复原始状态。
角膜塑形镜每日需要摘戴,过程繁琐,耗费时间,并且随着角膜回弹,下午的矫治效果较上午差。为了解决以上麻烦,国外正在研发一种生物固化剂,有望一月只戴几次,或一年只戴几次,目前这种固化剂正在临床实验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