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乳腺癌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有关,但是说能用脚踢出乳腺癌,这等怪事今在我们病房算是遇上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五十多岁的王大姨,2个月前正在不亦乐乎的给闺女家看孩子呢,可谁知道,她4岁的外甥脾气忒大了。这不,孩子刚睡醒在床上哭着要喝奶粉,姥姥这刚上点年纪,行动稍微慢了一点,这外孙便朝着姥姥的胸口“呼L”就是一脚。姥姥当时那个钻心的疼啊,愣是疼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怎么太当回事,觉着休息一阵子就好了,也就没有告诉闺女,但是几天下来总是胸口隐隐作痛。
老人老是揉胸口,闺女觉着不对劲,就问是怎么一回事,老人就一五一十的讲了,这闺女孝顺啊,非要老人上医院去看看,老人觉着没什么大事,就有托了几天,还是那个疼法,闺女说别靠了,快去医院看看吧。这不,娘俩就去了市区的一家大医院,挂的骨科,人家大夫给认真的查体,又作的心电图、拍的胸片,没事啊,就给开了些止痛消炎药吃上了,吃上之后几个小时不痛,过了药劲就又痛了,不对路啊。
闺女说咱不行再去挂个胸外科的号吧,这不这娘俩又来到医院,专家还是很认真的查体,这次作了个胸部CT,又没有发现什么病,专家就告诉她,回去慢慢养着吧,注意休息。
这一反一复40多天过去了,老人的胸口还是隐隐作痛,这天带着孩子在楼下玩耍,就跟邻居聊天,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大家,听到这里,热心的刘大姨说:“你怎么不去中医院的普外科看看,中医院现在可忙了,技术好,大夫待病人就像是自己的亲人,收费还比别的医院便宜”。“中医院行吗?”王大姨反问道。
刘大姨说:“没问题的,我小姑子的乳腺癌就是在那里确诊的,刚开始我们家也不大相信中医院,就拿着中医院的治疗方案去了北京,结果人家北京的专家告诉我们你就在那里治疗就行,他们的方案很规范,这不手术在中医院做完了,化疗了好几次,人到现在挺好地”。“不行就去试试,反正有病乱投医呗”王大姨随口说道。
因为疼痛的地方就在乳房的边上,这娘俩又来到中医院挂了个两腺外科的专家号,星期二,恰逢李国楼主任医师的门诊,前面排队的人还不少,终于给王大姨看上了,王大姨就把看病的经过告诉了李主任,李主任耐心的听王大姨讲述,然后又给王大姨详细的查体,李主任沉思片刻说:“你的乳腺上有点小问题,需要住院手术处理”,王大姨问:“什么病?不会是癌症吧!”
“没事,小毛病,即便是癌症也是早期的,不用担心”。李主任和蔼的说道。“行,那就住吧”王大姨的闺女抢说。这时候李主任就往病房打了一个电话,王大姨只模糊的听到“按临床服务路径走”,把王大姨弄的一头雾水,怎么长病了还走啊?李院长解释道:“这是我们医改为病人专门设计的,你等着就行了,一切有人帮你办”。
过了不多时来了一个年轻大夫,自我介绍到他姓张,把王大姨领到病房去了。走的时候王大姨回头看见李主任和自己闺女在耳语了几句,也没有太在意。
王大姨和张大夫聊着家常,来到了病房,这住院环境还真不错,大厅里摆放着各种植物,心情没有那么紧张了。毛护士早就给王大姨安排好床位,病房环境介绍、测血压、量体温,陪王大姨进行有效沟通,张大夫询问病史、查体、开具检查单,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王大姨说:“你们这里真好,服务热情,病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们这里是舒心病房啊,就是让病人找到家的感觉,彼此不陌生”毛护士说。
接下来就是做检查什么的,因为病人虽住在潍坊,没来过中医院,好多地方找不到,张大夫就陪着病人去做检查。王大姨开玩笑的说:“就是找个熟人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检查基本做完后,王大姨问:“我是什么病?”“没大事,就是乳腺上长了个小瘤子,割除来就好了”张大夫说。王大姨瞬时表情沉闷、心事重重的样子,难怪刚才在门诊上闺女和李主任在耳语呢,李主任早就心中有数了。
张大夫及时将病人情绪变化告诉了刘锦霞副主任,她是心理辅导的专家,特别是癌症术前心理辅导,术前谈话她是第一炮手,经过她的心理治疗后,病人基本上能够接受手术事实,术后积极配合治疗。经过了刘主任近一个小时的心理辅导,王大姨不再是愁云密布,主动找到张大夫说:“张大夫,我想开了,一切后果我都能接受,咱准备手术吧”。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和术前讨论,手术很快做了,手术很成功,病理是早期,乳房也保住了。术后病人恢复的挺好,查房的时候喜欢扭秧歌的王大姨在病房扭上了,自己说: “多亏了外甥踢的这一脚,多亏了中医院两腺外科,看样来中医院看病是来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