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损害而诱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定义为:
1、肾损害≥3 个月;肾损害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表现为下列之一者,病理异常或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2、GFR<60ml/min/1.73m2≥3 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该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之后的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更为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症状,许多病人开始就诊时就已经是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期)。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约6.5%~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慢性肾脏疾病。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很多,除原发性肾脏疾病以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痛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肾损害、暴饮暴食、食物添加剂过量以及老年等因素均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有这些疾病者是易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对于慢性肾脏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治疗目的主要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所以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十分关键。一旦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定期到正规医院的肾脏科就诊可以得到正确的治疗指导,切勿乱投医、乱吃药,以免加重肾脏损害。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定期到肾脏科就诊,以期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限度避免肾功能恶化。
积极治疗各种原发性疾病可以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所以,慢性肾脏病的高危患者应该积极治疗所患疾病。
由于许多肾脏损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所以定期查体,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对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具有独特的意义,查体资料一定妥善保管,以便就医时进行对比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