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交通业高速发展,肘关节创伤性疾损伤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高能量损伤疾病。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作为肘关节高能量损伤于上世纪末被临床工作者重新认识和重视,由于治疗后功能恢复较差,让临床医生非常头疼,1996年Hotchkiss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因为是高能量损伤,此类损伤多合并桡侧韧带或关节囊损伤,造成肘关节极度不稳定,给治疗带来困难。临床最早对肘关节恐怖三联症的认识只是停留在X线片上,即使现在部分基层医院仍然只重视骨折移位,没有重视肘关节稳定性恢复,治疗后一般很难维持肘关节稳定性并有再脱位的倾向。后期出现肘关节肘关节不稳定、僵硬、异位骨化、尺神经卡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甚至肘关节功能丧失。
随着对肘关节生物力学深入研究和尺骨冠状突在肘关节稳定性中所起作用的逐步认识,结合临床随访,发现肘关节得到良好的恢复,稳定性更重要。2002年Ring等和Pugh等对这一损伤类型做了详细报导,探讨了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肘关节三联征多发生于年轻人,是肘部严重的高能量创伤,由施加于上肢伸展位的纵轴方向压缩和剪切暴力引起,属于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一种,高处坠落和车祸是常见原因。2003年O’Driscoll根据冠状突骨折的部位、大小和损伤机制 ,提出了更详细的O’Driscoll分型,对于恢复肘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有更好的指导意义。O’Driscoll认为维持肱尺关节的稳定须具备个3条件,完整的关节面、完整的内侧副韧带前束和桡侧副韧带复合体。2005年张世民等在国内介绍了这一创伤骨科新概念。是肘关节三联征诊断及治疗水平的革命性提高。2009年廖苏平等通过临床及生物研究,发现肘关节的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中骨结构和软组织支撑各占50%。在诸多前辈的努力下,目前对这种损伤治疗,大多学者认为,①冠状突骨折有骨块嵌顿或影响肘关节稳定性,给予经骨道内固定或钢针、钢板内固定。?通过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或金属假体置换以恢复外侧柱稳定性;③修复外侧副韧带及相关结构及必要时修补内侧副韧带或应用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固定。对于冠状突骨折应用锚钉内固定或常规内侧副韧带的探查及修补仍需继续探讨。但诊断现一般称肘关节三联征。
我院从2008年开始,收治该类损伤病人17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①肘关节脱位,比较容易伴发冠状突撕脱骨折,对于损伤较重,肿胀明显者,必要时CT扫描,预防漏诊。②肘关节脱位合并冠状突骨折,复位后,仍有肘关节明显不稳,选择手术治疗预后更好。③术中强调微创操作, 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术式,不要剥离附着于骨块的关节囊及软组织,防止发生骨化性肌炎;该类型骨折多合并软组织损伤,要二者兼顾,术中注意关节囊及内、外侧副韧带的修补,以加强肘关节的稳定性。④根据术中肘关节稳定性恢复,术后给予石膏外固定2-3周或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固定,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行患肘自主或健侧肢体辅助功能锻炼,避免肘关节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