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化学名称1 ,1 - 二甲基- 4 ,4’联吡啶阳离子,一般制成二氯化物,为纯白色结晶,在酸性及中性溶液稳定,遇碱水解。商用多为20%溶液,并加入着色剂、臭味剂及致吐剂,呈墨绿色。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中毒多为自服或误服。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口服中毒死亡率可达60%以上,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我国于2011年6月的北京会议,未能达成百草枯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的协议。因此,百草枯中毒救治仍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防治的重点。
一、中毒机制:
二、诊断分级:
(一)轻型
摄入百草枯的量<20毫克/kg体重
(二)中到重型
摄入百草枯的量>20毫克/kg体重
(三)暴发型
摄入百草枯的量>40毫克/kg体重
有学者提出应该根据血中或尿中百草枯浓度进行分级,但由于此项技术开展较少,难以操作。
三、救治重点:救治流程:
1、阻断毒物吸收
1.1催吐、洗胃与吸附(全胃肠洗消)
就诊于急诊室或急诊科10分钟内开始洗胃,洗胃液可以为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液一般不少于5L,直到无色无味。上消化道出血不是洗胃禁忌,可用8%mg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洗胃。
洗胃完毕应胃管内注入15%漂白土溶液300-500ml或活性碳100g(或2g/kg),拔胃管后仍然频服漂白土,以清除口腔食道的毒物,24小时漂白土溶液可用1000ml,同时在洗胃完毕后给予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
1.2导泻
中毒12小时内排出漂白土为导泻成功,洗胃后根据肠鸣音可采用多种有效导泻措施,大黄30g,芒硝30g,甘草30g同时辅泻,每日煎服或免煎冲剂服用,保持每日大便1-2次,以后仍需每日频服漂白土3-5天,每日15%漂白土500ml。
2、促进毒物排出
2.1补液与利尿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适当补液联合静脉注射利尿剂有利于维持适当的循环血量与尿量[1―2 mL/(kg?h)],对于患者肾脏功能的维护及百草枯的排泄可能有益。但补液利尿治疗需关注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尿量情况。
2.2血液净化疗法
有效果,但需尽早实施,超过24小时效果打折扣,尤其是肺部出现渗出改变后,血液净化清除了静脉应用的药物,会使糖皮质激素效果打折扣,反而加重病情。建议采用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的方法清除,尽量在2-4小时内进行,血液毒物浓度或口服量决定一次使用一个或多个灌流器,由于百草枯在血浆中几乎呈游离状态,不建议行血浆置换的方法。
3、药物治疗
3.1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
早期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中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可能有益。一旦口服达致死量(>1g)即应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80mg入壶q6h×7天,减量80mg入壶q8h×7天,逐渐减量,减量应从肺部病变好转后开始。通常疗程不少于2周。 环磷酰胺:以前0.3ivgtt1/日×7天,目前正在探讨阶段,可以做为选择,肺部出现局限性病变是应用指征,而弥漫性病变出现治疗无效,此法不是必须,一般总量不超4g。我们不主张适应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3.2抗氧化剂
可选用阿拓莫兰、大剂量维生素C等有一定疗效。
3.3中药制剂
血必净、丹参制剂、舒血宁等,仅有动物实验及少数病例观察。
4、对症支持
4.1氧疗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应避免常规给氧。基于目前对百草枯中毒毒理机制的认识,建议将Pa02<40 mmHg(5.3 kPa)或ARDS作为氧疗指征。
4.2抗生素的应用
由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导致多器官损伤,加之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该类药物可能对防治肺纤维化有一定作用。一旦有感染的确切证据,应立即针对性地应用强效抗生素。
4.3止吐
对频繁呕吐的患者,可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或吩噻嗪类止吐剂控制症状,避免使用胃复安等多巴胺拮抗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减弱多巴胺对肾功能的恢复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