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疗究竟靠什么?
患者的病究竟是靠什么治好的,是打针?吃药?还是靠手术刀治好的?这里以肺癌为例,2005年美国肺癌172000例,死亡163000例,五年生存率小于15%;欧洲22个国家联合调查42种癌症,覆盖180万人,5年生存率小于20%;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10%,平均为6-7%。换句话说,中晚期肺癌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治不好。其他肿瘤的情况基本与之相同。
但是,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将大于90%,其中不少可存活10-20年,甚至更长。由此可见,延长肿瘤病人生存期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早期诊断。而对于一些急症来讲,如:心梗、脑梗、肺动脉栓塞等,倘若能够在2小时内溶栓,其治疗效果为100%;如果在6小时后溶栓,则效果减半;一旦到了12个小时后再治疗,则无效。再从慢性病来看,如:类风关,早诊断、早治疗,患者不致残、不僵直;如果误诊2年,则50%的病人致残。传染病也是一样,肺结核一年内可以痊K;而一旦误诊后,可传染22个正常人。创伤也是这样,要及时复位固定,误诊后没能及时复位将造成骨不连。因此,最好的药物、最好的手术是时间,只有在早期诊断的前提条件下,那些药物、刀子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一旦晚了则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医学影像能否早期诊断疾病?
对于一家医院来讲,没有任何一个临床科室,其医院照常运行;但是,不能没有医学影像科,就这一点来讲,医学影像科就奠定了它在医院中的作用和地位。那么,医学影像有没有能力达到早期诊断疾病呢?答案是肯定的。医学影像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准确定位、定性,还可以对疾病的发展进行分期,帮助临床评价治疗效果,以及随访。就拿垂体微腺瘤来说,临床医生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以前拍片也不能看清;超急性脑梗塞,普通CT、MR看不见,会遗漏。而现在不同了,有对比增强、动态观察,有弥散加权、灌注成像等一些新技术的开展,可以在治疗前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减少了过去开膛剖肚的术前“剖胸、剖腹探查”,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改善了生活质量。
而可以定性的这些征像、证据,是靠谁去寻找、去发现呢?诊断证据的发现不是靠诊断医师,他(她)只是对诊断证据起到认识、评价的作用,相当于“法官”。而证据的寻找、采集是靠影像技师来完成的,他(她)相当于寻找证据的“侦探”。然而,相同的设备在各个人的手里,其使用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病变就是在当今最好的多排CT上检查也会造成误诊、漏诊。例如,同样是一个肺部小结节,技术水平不好的技师给病人进行检查时,仅能反映一个模糊的、孤立的、密度略增高的毛玻璃样影。而同样的病人、同样的多排CT扫描,不同的影像技师结果则大相径庭。他(她)充分利用当今的数字技术,如:平扫、薄层、3D-SSD重建、注射对比剂、延时及后处理,虽说同样是横断面扫描,却发现该结节凹凸不平、分叶不规则,与正常肺组织交界不清,并发现病灶卡在支气管之间,呈膨胀性生长,对周围结构有推压,甚至还发现多发性结节影,定为占位性病变。再如,对于一个咯血的病人,内科疗效有限,靠吃止血药,打止血针,不治本;外科不知血从何处来;影像介入治疗,80%能够找到出血的血管,但1/4-1/5的病人介入治疗后还要返回。自从有了16排以上的高档CT后,却发现出血灶有几套血管供应,这就找到了治疗失败的原因,紧接着就要一根一根地去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出血也是一样,因此,治疗离不开影像诊断,而影像诊断又离不开影像技术。这从一个侧面更加肯定了技师的重要性,各种成像技术有讲究,需要设备、技术、时间、耐心、责任心。
影像技师急需自强自立
广大医学影像技术人员要努力面对数字技术的压力,面对设备快速更新的压力,面对知识更新的压力,面对网络技术的压力,做到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观念上的更新。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急需大批技术人才,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取共享的知识,加速知识储备。立足现实、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前程似锦。勇于迎接21世纪全数字化影像科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