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起搏器技术的进步,适应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起搏器植入。中国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在65-70岁左右,而这部分人群正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磁共振成像对诊断脑、脊髓、骨关节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传统的起搏器不能耐受磁共振检查。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在做磁共振检查时会出现起搏功能障碍,这对起搏器依赖的患者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磁场可能使导线头端过热造成心内膜灼伤;另外起搏器的部件也可能受到破坏。因此,以往大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被禁止接受磁共振检查。目前可供磁共振检查的起搏器通过特殊的导线头端设计,减少发热,以及减少脉冲发生器电子元件可以安全进行磁共振检查。安装该起搏器后,只需将起搏器调整为核磁共振检查工作模式就可安全进行扫描检查了。这将改变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无法安全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历史,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代表心脏起搏器发展的新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