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状态,译为牵拉。痉挛状态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S)的常见症状,由脊髓前角细胞近端解剖结构如脑皮质、脑干、脊髓水平下降运动径路损伤所致。1980年Lance对痉挛定义描述:“痉挛是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的运动障碍表现之一,其特征为肌张力随肌肉牵张反射的速度增加而增高,伴随着由于牵张反射过度兴奋导致的腱反射亢进。”最新研究认为,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的一种感觉运动控制障碍,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痉挛的速度依赖是指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肌肉痉挛的程度也增高。表现为对外力致运动产生阻力、随牵张速度增加而增加,和对外力致阻力致速度及关节角度(关节运动方向)随牵张速度增加而使阈值下降。痉挛不仅依赖于速度,也依赖于肌肉长度,还可能与反射弧过敏性和向心性感觉系有关。痉挛是很难界定的,病理生理晦涩难懂,检查的结果也不一致的。
就中医认识而言,痉挛,中医的表述为“硬”“强”等,属实证,归肝经。肌力弱化、肌张力低下,中医表述为“痿”“软”等,属气虚证,归脾经。因为某些部位,如核心肌群的肌力弱化会导致尤其是四肢部位的痉挛容易发生。这种关联可以参照中医理解的因虚致实,本虚标实来理解。
一、痉挛表现及利弊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S)的表现包括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无力、瘫痪及易疲劳属于阴性症状,而肌肉过度活动如痉挛状态、手足徐动、反射亢进、原始反射的释放及肌张力障碍为阳性症状。痉挛存在是一种动态现象,痉挛时常见反射亢进、反射向受刺激肌肉之外的肌肉扩散、协调障碍、屈和伸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共同收缩、阵挛以及强直性肌张力障碍,还可表现缓慢、费劲的活动,不协调活动和牵张反射的增强。此外,尚可有不活动现象:肌肉挛缩、僵硬,其他软组织僵硬(如皮肤、血管等),活动范围的丧失,关节与关节囊僵硬。痉挛型脑瘫也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特点:腱反射亢进,阵挛,病理反射,协同模式,肌肉无力,失去选择性的电机控制和手的灵巧的损失。
痉挛积极作用表现在对于严重的肌肉无力患者,肌张力的增加,特别是躯干和下肢的抗重力肌,有助于患者的移动、站立和步行,使之在维持肌容积和骨密度和对正确的姿势保持和运动功能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痉挛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肌张力的增加会导致躯干平衡和主动运动困难的损失;由痉挛引发的异常姿势、运动负荷下降及支撑面不理想导致的平衡功能障碍,痉挛持续存在导致关节的疼痛、变形、挛缩、脱位等。痉挛状态伴有疼痛还影响患者睡眠、情绪与精神心理状态。痉挛带给脑瘫患儿不利影响是导致运动困难,异常姿势如坐姿与站姿,挛缩导致的畸形,压疮和痛苦。肌张力增加引起的不适感。非截肢的孩子由于内收肌和绳肌张力增加坐位保持是困难的。他不能完成床-轮椅转移,轮椅-浴缸。孩子需要更多的努力完成会阴部卫生和穿衣。卧床的孩子发起运动有可能遇到困难,他不能穿他的支具,以及运动能量消耗增加,缺失的功能,增加了家长照顾困难等等不利因素。
二、影响痉挛的相关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均可出现痉挛,但临床上痉挛多见于脑卒中、脊髓损伤、脊髓病变、脑瘫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许多因素均会导致痉挛的出现或加重痉挛,包括人体自身的因素,比如:发热、结石、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嵌甲、挛缩、压疮、疼痛、疲劳、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便秘、败血症及某些加重肌痉挛的药物等;通常诱因解除后,痉挛会有明显减轻。还包括外在的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痉挛的影响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出现和加重痉挛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损伤虽然是非进行性的,但是周围神经及肌肉的病变伴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而存在着。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张力增高与肌肉的机械特性的改变也有关系,长期的痉挛会导致神经、软组织和肌肉的特性发生改变。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关节处屈曲位时会发生肌小节丢失,因而肌腱和肌纤维顺应性下降,同时肌肉会发生触变性变化,所谓触变性是一种依赖于运动时由于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交联导致的肌纤维本身的僵硬造成的对肌肉牵张所产生的一种抵抗形式。这是运动受过去所处状态影响,由触变性僵硬可以加重痉挛,并能使痉挛亢进。触变性会改变梭内肌对牵张的敏感度,肌梭牵张度增大会助长痉挛,使痉挛与肌肉紧张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处理肌肉的触变性,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改善肌肉本身的功能。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我们也可不仅将痉挛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而且可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引起痉挛问题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社会性问题,不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痉挛的表现具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如患者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并且与环境因素和具体执行的任务或行动相关。痉挛患者在完成一项任务或行动时可能遇到困难,这是个体整体水平的功能障碍。对这些患者而言,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国可能经历到各种问题,这是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如家族生活人际交往和联系、接受教育和工作就业等主要生活领域、参与社会、社区和公民生活的能力等都会不同的参与局限性,因此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参与到一种生活情景中可能导致痉挛发生或加重的要素是十分必要的。
在脑瘫的临床康复中也越来越关注社会环境因素在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包括某些辅助工具和技术,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无障碍设施等,有障碍或缺乏有利因素的环境将限制个体的活动表现,使痉挛加重;有促进作用的环境则可以提高其活动表现,减轻痉挛。基于相反神经支配理论,将某肌群一旦兴奋即抑制其拮抗肌的现象,即从肌梭发出的向心性纤维使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使支配该肌肉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抑制,另一种现象是某肌肉出现伸张反射时,起拮抗该肌肉运动作用的拮抗肌出现弛缓。相反神经支配为有选择地做出某种运动模式,而引导协调的肌肉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兴奋、抑制能力。其中代表之一是由肌梭来的Ia纤维致相反抑制,而非相反神经支配作用代表是相对静止时肌腱过渡部的Golgi腱器官的牵张刺激导致经向心性Ib纤维来的自身抑制。
在中枢神经损伤后,在肌张力增高前就应采取良肢位摆放以减少或使痉挛不出现,所以正确的体位姿势是治疗痉挛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的体位可导致痉挛状态加重、疼痛,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痉挛状态。应加强对痉挛肌的拮抗肌活动,抑制痉挛,提高主动肌的协调性和技巧性。应避免妨碍协调性和技巧性的动作,如速度过快动作,强化阻抗相反动作。采用牵张手法使痉挛松弛。用手、关节等被动振动法,痉挛肌与拮抗肌反复来回交替收缩,使拮抗肌收缩力增强,抑制痉挛冲动,也可用发射法抑制肌张力,如下肢肌张力增高时,使足趾背屈就可降低肌张力,为步行功能恢复提供基础,防止足趾拖拽,足廓清能力下降引起的在室外不平整路上摔跤。
三、小儿脑瘫痉挛的中医康复治疗策略
传统治疗方法众多,主要是针灸、推拿疗法,另外还包括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罐、温热及中药汤剂等颇具中医特色且在治疗小儿脑瘫方面有一定的疗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有单一使用的,但大多数都是综合应用。尤其是针灸、推拿治疗在我国的小儿脑瘫康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针刺
针刺主要包括头针和体针。尤其头针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有不同的流派。焦氏头针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作为取穴的主要依据,汤氏头针将生物全息理论作为其取穴的依据,方氏头针则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和生物全息理论结合
起来进行取穴,而国际标准化方案的头针取穴则与头部的经络穴位密切相关。虽然各流派有不同的取穴依据,但其适应范围基本相同,尤其对于脑源性疾病,更有其独特疗效。另外,在头针治疗的基础上还会根据中医辨证及肢体障碍的部位和程度选用体针治疗。实验研究证实,头针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测也证实了头针能改善脑瘫患儿脑血流。针刺百会能增加大鼠脑组织精氨酸加压素(记忆增强肽)的含量,改善大鼠的学习功能。针刺体表穴位改善周围循环功能,激活感觉功能,改善大脑皮层活动,提高肌力,缓解肌张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3.2推拿
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复位、舒筋缓急、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的功效,能够直接有效地调节运动系统中肌肉、关节的功能,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运动系统疾病。由于其无痛、舒适,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应用更广。王军英对脑瘫患儿采用对头皮、躯干及四肢进行整体推拿按摩治疗。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采取轻柔缓和手法;增强肌肉活动及力量施行强重手法;痉挛型另配合牵伸及关节活动,对弛缓型、徐动型给予强刺激,以轻缓到重快手法按摩;针对不同的局部表现进行按摩,采取揉、拿、搓、提等手法以疏通经络,活利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筋脉、肌肉得以濡润。治疗159例患儿,其中基本治愈21例(占13,21%),显效78例(占49,06%),有效56例(占35,22%),无效4例(占25,2%),总有效155例,总有效率为97,48%。梁柱对脑瘫患儿运用捏脊法、按摩上下肢和躯干治疗。上肢:用手按揉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前肌群,然后捏、拿、揉肱二、三头肌腱片旋动腕关节。下肢:用手按揉股二、四头肌和小腿腓肠肌,然后捏、拿、揉股二、四头肌肌腱,旋动踝关节。颈无力:按揉大抒、风池穴和胸锁乳突肌。腰无力:用手小鱼际按揉腰部,每日1次,3个月为1疗程,观察1~2个疗程。2个疗程合计显效7例(21,2%),有效19例(57,5%),总有效率为78,8%。郭东彪、刘茂兰在患儿头面部、上下肢、躯干部分别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治疗,如头颈部的脑空、风池、天柱和大椎穴等;上肢瘫痪者,可按揉臂、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者,按揉环跳、髀关、承扶、殷门、阳陵泉、解溪、昆仑等穴。结果痊愈14例,显效162例,有效103例,无效71例,总有效率为79,71%。中医认为痉挛状态属于“经筋病”的范畴。痉挛型脑瘫患儿常有运动障碍,伴关节活动受限等,这与经筋的屈伸功能障碍非常的相似。对痉挛的处理,很多人采用经筋的理论及经筋刺法处理痉挛。
根据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将中医推拿手法与现代解剖相结合,使手法作用更有针对性。
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主要问题:患手障碍导致讨厌患手,甚至完全忽视患侧肢体的存在,导致身体在感觉、运动方面的非对称性。患儿只使用健侧,引起联合反应导致患侧肌肉紧张性增强,应用更加困难。而且,由此还容易引起情绪上的问题,造成注意缺陷。
治则:建立两侧的活动,患侧上肢的支持功能,患手的抓握能力。抑制患侧肩胛带向后方回旋,促进其向前方突出。抑制患侧上肢的屈曲内收,肘关节的屈曲,拇指内收和所有手指的屈曲。促进患肢向各个方向的伸展。促进两手的正中位指向及手掌对触觉刺激的敏感性。推拿手法制订所依据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如下。
①牵张反射与腱反射:痉挛是指以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被认为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部分。临床神经生理研究表明:肌肉痉挛是由于锥体及锥体外系机能障碍引起γ环路控制失平衡,导致肌肉牵张反射加强造成的。神经肌电研究告诉我们:肌肉痉挛是α环路兴奋亢进的结果。根据神经生理学对牵张反射和腱反射的认识,当腱器官兴奋时,Ib类纤维传入脊髓,使中间神经元兴奋,对α运动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可以使强烈收缩的肌肉舒张。同时,Ib类纤维的侧枝还可以通过中间神经元使相应的拮抗肌兴奋,对抗过度收缩的痉挛肌群。
②相反神经支配:即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进行一项运动时,当主动肌收缩时会向拮抗肌发放抑制性冲动,使拮抗肌发生迟缓,将这种主动肌越收缩,拮抗肌越迟缓的法则称为相反神经支配,把此时的拮抗肌的迟缓状态称为相反抑制。根据相反神经支配原理,当某块肌肉兴奋时,其拮抗肌将受到抑制。可以应用这一原理,兴奋某一肌肉,达到使其拮抗肌松弛的目的。
综上,我们对肌张力的调节结合现代研究的结果:
运用弹拨、点按等作用于痉挛优势肌肌腱处,使腱器官兴奋,通过Ib类纤维,发放抑制性冲动,从而抑制该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使α环路兴奋受到抑制,肌张力降低,缓解优势痉挛。运用叩击、点按等手法作用于痉挛劣势侧,一方面兴奋其肌梭,提高α环路兴奋性,增加劣势侧肌张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相反神经支配,通过提高拮抗肌兴奋性,来使痉挛优势肌松弛。同时配合关节挤压类手法及穴位点按,疏通经络,增加对本体感觉的刺激。
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步:抗痉挛体位,在痉挛优势侧行轻柔揉法、按法,至肌、腱结合处增大力度行弹拨、点按法,缓解痉挛。第二步在痉挛劣势侧肌腹位置施以叩击、点按、弹拨等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提高其肌张力。第三步关节挤压法及穴位点按:患侧侧坐位,肩关节外展45度,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屈曲,手指伸直,使体重负荷在患侧上肢,一松一紧进行肩、肘、腕关节的挤法,同时配合点按肩、曲池、阳池、合谷等穴,每穴点按约15s。
史惟等将中医传统小儿推拿手法与国外神经发育疗法结合设计了小儿脑瘫运动发育推拿法,该法在运动发育理论基础上,采用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推、按、揉、压、扳、摇等手法,按照患儿瘫痪部位及类型进行刺激,调节患儿肌肉的状态和骨骼关节的排列,运用手法实现触觉、运动觉和前庭感觉等感觉输入,增加患儿在这些方面的感觉经验,同时又汲取国外治疗脑瘫的神经发育疗法中的主要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患儿的体位和姿势,纠正异常姿势,预防畸形的产生和加重,促进符合运动发育规律的正常姿势的产生,从而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其结果显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有显著疗效。
纵观以上所述,传统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补现代康复之不足,对增强患儿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减少其他合并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并为脑瘫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通过针灸刺激神经系统,经大量、多次信息刺激传递促通了神经传导通路,既加速了脑细胞的修复、发育,又抑制了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中医的辨证施治,滋补肝阴以柔经通络、补肾健脾以强筋壮骨助肌力恢复,通过调整人体气血功能,达到阴阳平衡。中医的推拿按摩手法与康复训练不同,补充了训练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在运动平衡功能恢复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