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无功能腺瘤约占垂体腺瘤总数的30%,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垂体良性肿瘤。很多偶然发现的无功能腺瘤完全不引起临床症状,可能并不需要治疗,需要严密观察随访。无功能腺瘤通常体积都比较大,可能导致视神经的压迫及垂体内分泌功能的异常。一部分无功能腺瘤具有侵袭性,能破坏其周围的结构,造成更大的损害。
替莫唑胺(TMZ)是一种有细胞毒性的烷化剂,能使DNA鸟嘌呤O-6位点甲基化,还能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MGMT是一种DNA修复酶,能够使O-6位点脱甲基化,从而逆转TMZ的作用,使肿瘤细胞对TMZ产生耐药性。TMZ在胶质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近期也逐渐用于垂体腺瘤,尤其是侵袭性腺瘤及垂体癌的治疗。Hagen等对1例垂体癌及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PRL和无功能腺瘤)运用了TMZ治疗(150-250mg/M2体表面积,每次连续服药5天,间隔23天)。结果显示,三例患者的肿瘤均有明显缩小,激素水平也趋于正常。而且,这三例患者的MGMT均是不表达或低表达的。Widhalm等分析了24例侵袭性、复发性的无功能腺瘤,发现MGMT(-)的比例为50%,该比例高于一般人群(24%)。该研究提示侵袭性、复发性的无功能腺瘤可能适合以TMZ治疗。另外,还有许多用TMZ对各种病理类型的侵袭性垂体腺瘤进行治疗的个例报导,均表明TMZ能够显著控制肿瘤的生长,稳定激素水平,而这种作用依赖MGMT的不表达或低表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