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发现乳腺内肿块(或结节、占位、低回声区及病灶)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相当部分是手无法触及仅靠B超发现的。现在女性对美观的要求很高,另外对于不能触及的肿块用传统手术方式很困难,微创旋切技术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于1994年应运而生的。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微创容易残留肿块,“切不干净”,而心存疑虑。还有不少医务人员也有相似想法,甚至包括一些不开展微创手术的乳腺专科医生也有这样的想法。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一、微创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关键
让我们先简略了解一下微创旋切刀的工作原理:超声图像引导下,经3毫米左右的小切口置入旋切刀杆,它的外套管前部有刀槽,其内有可以高速旋进和旋退的内套管,旋进时切割由负压吸入刀槽的病变组织,旋退时把切割组织靠负吸随内套管带出体外,如此反复切取超声图像上的病变组织直至切完。
其中的几何学原理:以单次旋切的圆柱状标本为单位,通过严密设计的空间排列,无遗漏地覆盖病灶的立体空间。这正是做到完全切除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比较难,然而也正是这一技术的魅力所在。可以总结出微创的优点:取材精确,切口微小;缺点:费用昂贵,特定条件下易于残留病灶,局部出血或术后血肿的机会稍大。
二、复发“名声在外”的原因
让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易于残留的“名声在外”?刚才所说的特定条件是什么?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切除时的刀槽空间排列过程,这是一个易学难精的过程,尤其是肿块较大时候,须知肿块直径扩大一倍,体积扩大8倍,旋切的次数也增到8倍,难度随之陡增。回顾历史,这一技术刚进中国的时候,先驱者们不熟练,其中一些人还有“放卫星”的想法,勉强做较大肿块,自然残留机会不少,这就是所说的特定条件;加上高新技术,昂贵费用的扎眼效应,导致名声“坏掉了”。
三、严格把握适应症和提高技术水平是关键
手术医生的技术合格过硬,患者的病情符合适应证的选择标准选择,则残留的机会同于传统手术,而对于摸不到的小肿块,更可以显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实这也是老生常谈:既没有百无一用的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关键是怎样扩大其利减少其弊。经过千余例的切除术后我对此感悟很多。
我给自己定的适应症主要标准:长径小于刀槽长度(一般为20mm)病灶。另有一些次要标准,也可以称为相对禁忌症:如肿块数量太多超过3枚、肿块很深紧贴胸大肌表面、肿块很不规则和血流信号丰富,肿块紧靠胸骨旁等等。另外,对于多发者必要时可以部分适合的肿块微创手术,不适合的传统手术,同时施行。如果超出多发微小结节,也可以分次微创手术。
从患者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乳腺的结节分为四类:
1,肿块很大,可以触及,直径超过微创适应症的标准:只能传统手术活检。
2,肿块较大,可以触及,也符合微创的尺寸标准及其它要求:可以微创活检,也可传统手术活检。
3,肿块很小,无法触及,符合微创的尺寸标准等所有标准:只能微创手术活检。
4,肿块很小,符合微创的尺寸标准,但属于相对禁忌症:
a,医生根据自己的手术技能,结合患者的意愿,决定是否为其微创活检。
b,如不做微创,结节是BI-RADS 4级及以上,只能大创伤的传统手术活检;
c ,如不做微创,结节是3级或2级,建议密切超声或MRI随访,随访方式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四、微创的作用首先是诊断,其次才是治疗
顺便澄清另一些对微创有失偏颇的看法:这一技术的首要使命仍然是诊断(既活检,这是目前被称为金标准的最高级别诊断,国外目前仍然主要把这看作是诊断工具),其次才是对于良性病灶的治疗即完全切除。
所以当活检出癌的时候,不要认为钱花的“冤枉了”,早知道要开大刀,就不要花大钱买小切口了,其实换个角度会觉得庆幸,还好是及早发现,否则拖延了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对于摸不到的早早期癌;活检出小叶增生时也不要大为光火认为“白开了”,目前的超声图像水平确实无法区分某些增生结节和肿瘤的,不取活检谁又敢保证肯定不是肿瘤呢?
五、复发和再发的区别
另外,也不要认为花了大价钱就应该“一刀断根”,永享太平。术后又长肿块的情形我们要区分“再发”和“复发”。再发是在其它部位,甚至就在邻近部位再长出新的肿块。肿瘤的发生是由乳腺内环境决定,手术切除肿块并不改变内环境,所以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再发的风险,而且越是手术时病灶多发的,越说明该患者有易于长肿瘤的“素质”,越预示容易再发。
调整饮食心情和及时治疗活动性的小叶增生可能会减少这一风险。复发是原有肿块残留后继续增大的情况,任何手术包括传统手术都有一定的复发率。这样说,不是要逃避责任,而是实事求是。医生要以认认真真甚至是战战兢兢的态度对待每一例手术,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手术技能,争取把残留的机会压倒最低。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就放松自己,随便手术,这样的话就成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所说的含灵巨贼了。
医患双方通力合作,争取达到这一技术最好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