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作者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在治疗某种慢性疾病时,尤其是诸如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关节炎等,针刀首次疗效非常显著,而后的继续治疗,所留下的征象就没那么容易去除了,出现了疗效停滞现象,我把这种现象叫做:“疾病疗效平台”。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认识到个这个现象的存在,会使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疗效评估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便于疗程的制定。那么为什么会存在“疗效平台”呢?这是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本人仅仅有些粗浅的看法,更多的探讨有待今后大家共同来做。
一、治疗贵在坚持
治疗疾病,就像日常爬山一样(这也许是个不恰当的比喻),在起步时是较平坦的地段,加之体力足够,很轻松的就会走到半山腰了;此时,虽已剩下不到一半的路程,但那均是悬崖峭壁了。加之体力已消耗大半,剩余的路程就异常的艰难,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其余仅有10%的路程需要用比起初多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时间和力气才可到达顶峰。一旦到达顶峰,就是在很高高度上的“平地”了,如果就在快要到顶峰时坚持不下去了,那就会前功尽弃,留下来的除了困难还是困难。治病就像上述爬山,治疗之初,一些表象(这些表象往往暂时掩盖着实质性的征象),就像是平地,稍施之以方法治疗就会出现明显的疗效,这是疾病的转归所决定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余下来的往往是“顽疾”,就需要我们付出十倍甚至是百倍的治疗时间和方法才可以征服顽疾。
二、疾病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
就我们常治疗的颈、肩、腰腿痛而言。患者常常是多方求医问药,到了几乎无法可求时才找到我们,多数病程长、病情重,且多为60岁以上的患者,或因病痛行动不便,肢体处于失用状态。这些患者尚且不谈还有其他病症,绝大多数还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仅用针刀不能解决的。就算已考虑到了补钙,补钙是否有效?许多患者的骨质疏松症是难以治疗的,就是我们能够解除了本专科问题,这个骨质疏松症没治愈,患者就一定会留下相关征象,这便是顽疾之一。再举一例子,常常会有些久治不愈的肩周炎患者,或初用针刀治疗也很见效,但总是不能消除全部征象,实际上这些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据我们调查患糖尿病的患者或有“隐性糖尿病”的患者,常伴有肩周炎,只要这些患者的糖尿病一天不愈,肩周炎就不会治愈。出现疗效停滞或病情反复是必然。像这样的例证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疾病的转归决定了彻底恢复的时间
在临床中,诸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一般来说,首次治疗症状去除较多,但是,第二或第三次治疗患者常常反映疗效不明显,此时,我们一定要明确告知这是疾病转归决定的,经一段时间正确地治疗,这类病的转归有几方面:
1、治愈;2、好转;3、无效;4、病情未得到控制,加重。以上这样四种转归是客观存在的,就按照医患都希望的第一种转归来论,也不是“针”到病除的,一定要给疾病足够的恢复的时间,这类疾病的恢复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何况,还有其他三种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记住,不能一味夸大疗效,或总是不切实际的认为仅用针刀治疗1次或2次就可以治好多年不治的顽疾。一旦给了患者这样的误导,给了他们过高的期望值,其结果往往导致患者对针刀疗法的否定和对医生产生怀疑并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
四、疾病的病程决定了康复的时间
任何一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都有很长一段“潜伏期”,其实,并不是“得病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应该是“得病来如蚕做茧,病去如人移山”。我们治疗的许多疾病,如颈椎病,腰突症、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等,均是日积月累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有些疾患的病程可长达10-20年不等,怎么可以在几天或1-2周就能治好呢?就上述这些病而言,一般都需要用2-3个月的临床治愈期,多数需要3-4个月。这也应了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其实,肌和韧带组织的新陈代谢周期大约是100天,从这个意义上讲,疗效平台就是组织恢复所需的时间。
五、痛苦易忘是组成疾病疗效平台的因素
患者主观上的感觉构成了疗效评价的成分。人类在适应环境和社会时,经常会遭受攻击或意外,在完成生活和工作的劳作时又难免不受损伤,这些均给人们痛苦的感受,甚至是巨大的痛苦,如严重的外伤、剧烈的病痛等,常常令人痛苦难忍,可是,当制止了这些痛苦时,人们很快就忘记了以往的痛了。例如我们曾经治愈了一位患有严重腿痛的记者,在一个月后复诊时,他竟然说已经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疼得了。还有产妇分娩时的剧痛,一旦婴儿降生,当她们笼罩在得子的幸福之中时,早已把刚才的阵痛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说明人类存在着“痛苦易忘”现象。我认为这是好事,假设我们把经受过的痛苦都累加起来,念念不忘,难以想象会怎样?也许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所以,我认为“痛苦易忘”对我们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当明确的知道患者会有这种自然的心态时,就会预料到,二次治疗从感觉上,会有误差的,往往会感到不如第一次疗效好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