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认识发展形成的时期,也就是人们惯常所说的第一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形成,"与家长对着干"的行为表现会更激烈和频繁。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喜欢自己做事情,例如喜欢自己穿衣,且拒绝别人的帮助,拒绝父母或他人的要求,甚至不理睬父母,不要父母搂抱,不待在父母身边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思维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孩子能够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学习更多的东西,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3~5岁的孩子会逐步地变得合作。
对正处反抗期的孩子,家长应小心应对,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这段时期。
第一,了解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一段时期,家长应坦然面对孩子的"对抗",这表明孩子开始形成自主意识,开始表达自我的需求以及好恶观念,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第二,在不发生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孩子有探索和自主行为。对于孩子的热情应给予保护和鼓励。例如,孩子喜欢自己穿衣、鞋,自己吃饭、洗脸,甚至洗衣,虽然他可能弄得又脏又乱,但是这种自我独立意识和表现家长应当予以支持和保护,尤其当孩子拒绝帮助时,不妨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吧,他(她)会在实践中成长的。家长应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询问与命令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应注意保护和尊重孩子的探索行为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迁就,例如对于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家长应予以控制,过度的物质满足会导致将来孩子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孩子的反抗中也会有合作,应注意互动方式,向他讲清道理,引导孩子与他人合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合作会变得顺其自然。
第四,巧妙使用迂回战术,避免给孩子正面教育的感觉。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本能地反感被要求做这做那,喜欢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因此,家长希望孩子从事某种活动时,应该尽量回避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而是使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想干的。如你看到孩子搭积木老搭那么几样儿,想教他搭个别的,最好不要对他说∶“你怎么就会这几样,我们来个别的好不好?”而是若无其事、兴致勃勃地跟他一起搭,他看到你搭得那么好,自然会学着模仿着搭的。你希望他练习写字、画画时,可以找出他以前的一些“作品”,假装惊奇地说:“这幅画怎么画得这么好!该不是你画的吧!”孩子可能就会马上得意地当场挥笔作画,证明给你看。
第五,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一些不适于孩子干的事情,家长应该善于诱导或让孩子去做其他事情,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强迫命令。如有的孩子在商店里看到喜欢的玩具要买,不买就赖着不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离开商店,孩子来到其他地方后会把商店的玩具忘得一干二净。
第六,将计就计、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孩子十有八九会说“不!”爸爸妈妈不妨将计就计,顺着孩子的心思,反着来要求孩子,说不定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今天下雨,想让宝宝穿上雨鞋,爸爸妈妈可以倒过来跟他说:“今天不要穿雨鞋哦!会把漂亮的雨鞋弄脏的!”爸爸妈妈的“反其道而行之”,使得孩子的“反抗”正好可以“负负得正”,最终能够达到爸爸妈妈的目的。
第七,使用自然后果处罚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运用孩子行为后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惩罚他的行为,比如小孩非要去摸热水瓶,你与其反复警告他、吓唬他,不如把瓶塞打开,抓住他的手放在热气上,当他感到烫时,就再也不会要热水瓶了。
还应注意当孩子疲劳、饥饿或生病的时候,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此外,如果孩子抵抗情绪行为过于剧烈,希望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析孩子有没有情绪变化的特殊原因,寻求解决的途径。必要时向儿童心理专家寻求帮助,可以对孩子的气质类型进行测定,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和管理措施。儿童的第一反抗期的顺利度过,对儿童今后的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长要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妥善应对孩子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