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脑血管病患者及家属问一些基本的DSA的问题,有的过于夸大了DSA的作用,也有对DSA过度担心害怕的。所以利用个人网站,发布一些基本的DSA知识的介绍。
全脑血管造影术
【适应症】
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 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症】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术前准备】
1.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 , 心电图及胸部X 线片。
2.术前8h禁饮食,特殊情况,如急诊可经麻醉师酌情适当缩短。
3.碘过敏试验:造影拟使用的造影剂1ml,静脉推注。无心慌|、气短、荨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注射前后测量血压搏动低于10~20mmHg者为阴性。碘过敏试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d进行激素治疗,并尽量使用非离子碘水溶液造影制剂。
4.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操作时间长的患者要留置导尿管。
5.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6.酌情术前24h静脉持续给予钙离子拮抗剂。
7.器械准备
血管造影手术包1个,压力袋2个,软包装等渗盐水500ml×4袋,Y形阀1个三通接头2个,脑血管造影导管1根(5F或4F,血管迂曲者酌情选不同形状的造影导管),导管鞘1个(5F、6F),30cm短导丝和160cm长导丝各1根。高压注射器及连接管,100~200ml造影剂。穿刺针(成人选16G或18G,儿童选18G或20G)。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至少连接2套动脉内持续滴注器(其中1个与导管靶连接,另1个备用或接Y形阀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冲洗造影管。
(3)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局部浸润麻醉,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度~45度。
(4)穿刺成功后,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持续滴注调节,滴数为15~30滴/min。
(5)全身肝素化,控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20s或活化凝血时间(ACT)>250s。肝素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方法: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2/3mg静脉注射,1h后再给半量,2h后再加1/4量,以后每隔1h追加前次剂量的半量,若减到10mg时,每隔1h给予10mg
。
(6)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对血管迂曲者,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
(8)造影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钠(1~1.5mg可对抗1mg肝素钠)。
2.术后处理
(1)压迫并加压包扎穿刺点,卧床24h,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
(2)监测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1次/0.5h。
【并发症】
并发症 原因 预防 处理
穿刺部位出血 患者凝血机制障碍;可能存在患者躁动,过早过多运动下肢等术后肝素中和后10-20分钟拔鞘,三指压迫穿刺部位15-20分钟,松开后观察五分钟,无出血后加压包扎。
小血肿(直径<10cm=24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造成局部压迫者可切开清除。
血管痉挛 可能由于导管或造成导丝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 血管痉挛后可给与动脉内缓慢推助罂粟碱(15mg加10ml等渗盐水)动脉内膜下通道(血管夹层) 可能是导管或导丝进入内膜下或注射造影剂压力过大 在透视下,监护导管、导丝的方向和位置,遇到阻力时不应强行插入股动脉处多为顺行夹层,可自愈。弓上血管多为逆行夹层,严重者须放置支架或抗凝治疗,须控制性降压及请胸心血管外科处理
血栓形成或栓塞 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板块脱落有关 血栓形成后要保持镇静,全面造影,找出栓子的位置。
行溶栓治疗血管穿孔或血管壁撕裂 可能与血管结构异常有关 操作轻柔。结构复杂的血管,须用路径图。主动脉造影时使用多侧孔导管。造影时导管末端不能顶住血管及时中和肝素,止血降压。可闭塞的血管行血管内封堵;不能闭塞的血管行压迫或手术修补。
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可能是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烦躁,过早过多运动下肢 局部压迫、球囊栓塞、带膜支架植入或手术修复。
血栓性静脉炎 可能与造影剂致使内皮细胞损伤,静脉血淤滞有关 严格抗凝 抬高患肢,减少疼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