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是矫形外科领域在二十世纪取得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使过去只能依赖拐杖行走,甚至只能截肢的患者,能够象正常人一样行走,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使一些晚期关节严重破坏的类风湿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患者有了希望,部分长期卧床病人,通过手术,重新获得了站立和行走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它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关节严重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被誉为20世纪骨科发展史中重要里程碑之一。
据中国初步调查,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率为0.3%,骨关节炎为3%。按12亿人口估算,上述两类关节炎病人分别有360万和3600万。按比例推算,中国可有100万至150万骨关节炎病人需要做人工关节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欧美十分提倡,1997年在仅2.6亿人口的美国实施全髋全膝置换术就达55万例,而中国12亿人口1999年仅做1.6万例。这一巨大的数字反差显示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中国巨大的病员潜力。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的治疗要依赖于人工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原因。当关节炎较严重时,关节面软骨会严重磨损破坏,甚至出现变形,往往会导致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此时人工关节是最隹的治疗选择。其它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在较严重时也常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老年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为避免以后产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也是行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症。
另外,切除关节周围的肿瘤(良性和恶性)后,为了重建肢体,达到保肢的目的,可以进行长柄的特制人工关节假体置换。
髋关节置换效果很好,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髋关节置换远期疗效似与骨性关节炎相差不多,一般10年优良率可达90%左右,15-20年的优良率仍达85%以上。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和髋关节置换相似。
踝关节置换术开展得不广泛,假体松动发展较快,尽管术后病人一般对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表示满意,但此术的应用仍应慎重。
掌指及跖趾关节置换目前仍以硅酮假体应用较多,疗效也较为确切,但是并发症(如假体松动、断裂、畸形复发等)仍较常见。近年出现的表面型假体的效果也不甚乐观,主要是因为这类小关节周围缺乏强有力的软组织维持关节的稳定。
肘、腕及肩关节为非负重关节,大多数病人通过滑膜切除术或其他矫形手术,以及其他各关节之间的运动代偿,不一定必须采用关节置换术。近年来,随着关节表面置换术及新假体的出现,肘关节置换手术数量及术后疗效已明显提高。对肩关节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肩关节置换也可能是一种唯一的选择。
德国人Gluck于1891年发明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他首先使用象牙做成的股骨头置换髋关节。Smith
Peterson于本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金属材料(钴合金)做髋关节的单杯置换术。真正的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开始于本世纪70年代JohnCharnley的工作。金属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弹性模量,但其抗磨性能较差。因此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钴铬钼金属假体,使国产假体的强度、耐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同步开展了无骨水泥固定人工关节假体的研制。为研究无骨水泥骨定价体与骨界面的固定情况,于1983年国内率先成功完成金属原位不脱钙骨切片,当时在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和瑞典三个国家能完成此技术操作。经过反复的严格实验,1984年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珍珠面无骨水泥人工关节,并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