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浸浴和淋洗的治疗方法。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勃膜作用于肌体,促进膝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熏洗疗法具有经济简便,易学易用,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没有痛苦等特点。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因皮肤温度的升高,可使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由于温热的刺激能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提高新陈代谢等作用,具有解毒消肿,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利于创面愈合的功效,适用于痔瘘急性发作,局部肿痛,肛门皮肤病,肛门病手术后。
我科一般采用本院自制剂果矾洗剂,病人在住院期间可以采用自动熏洗仪,温度适宜,而且具有雾疗及热疗,可以更全面地发挥中药药效,但是病人一旦出院,特别是距离医院较远的病人,回来换药、熏洗都不方便,或者门诊病号来就诊,很多都不清楚正确的熏洗方法,应该怎么办呢?一瓶果矾洗剂500ml,每次用250ml的药液按1:2的比例兑500ml的热水置于盆中,最好熏洗前排空大便,患者暴露患处先以药液热气熏蒸肛门局部,当药液的温度降至约40C左右时,用一毛巾或纱布蘸药液洗涤,溻渍患处,熏洗时间为20分钟。
还有很多病号问如果没有已经制好的自制剂,医生给开的中草药方子让自己煎药熏洗怎么办呢?下面是引用我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梅笑玲主任医师的小文章,里面有正确的煎药熏洗方法。
将中草药用一块纱布包好,或用纱布缝一袋子把中药装进去,把药放在一搪瓷盆或不怕烧的盆里,倒入2000-3000
毫升凉水,(以水没药两指为好)凉水浸泡中药2小时,可直接把药盆端在炉子上,煮开后改文火再熬12-15分钟即可.患者排空大便,将煎药盆(药液包括药渣)放在坐浴架,也可放在坐便器上或把一方凳横置,药盆放凳下面,患者暴露患处先以药液热气熏蒸肛门局部,当药液的温度降至约40C左右时,用一毛巾或纱布蘸药液洗涤,溻渍患处,熏洗时间为20分钟.
洗完后药液及药渣不要倒,下一次再加热烧开即可重复应用.如果上一次药液蒸发或溅出些,再用时可加些水煎煮.根据病情每天洗一至二次,一剂药可用二至三天.夏天热夜晚睡前把药煮开不再动,次日中药不会馊。
有些中药可不用煎煮直接放入盆内用沸水冲泡,再盖个盆焖会儿,大约20分钟就可熏洗了,重复用时,兑些开水就行。
皮肤瘙痒用洗药,不能热洗,必须温或凉洗,越用热洗瘙痒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