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热力烧伤: 各种热液如水、热粥、 热蒸气、火焰,炽热金属等。
2、 化学烧伤:
常见的强酸是硫酸,硝酸,盐酸烧伤。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组织蛋白沉淀凝固,故少有水疱,迅速成痂。一般来说,烧伤越深,韧度越硬,颜色越深(棕黄,黄褐),但由于痂色的掩盖,深度常不易判断。早期感染较轻。深度酸烧伤脱痂较迟,愈合较慢。
常见的强碱为苛性碱,氨,石灰等。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与皂化脂肪,碱离子与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可穿透到深部组织。因此,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创面可继续扩大或加深,并引起疼痛,苛性硷烧伤创面,早期潮红或有小水疱,一般均较深。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往往经久不愈。
磷与空气接触后迅即燃烧。 附着于皮肤的磷粒仍继续燃烧,使创面不断加深。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遇水成磷酸后,还可进一步对组织产生损害。故磷烧伤是热力与化学复合伤,一般均较深,严重者可达肌肉与骨骼。创面呈棕褐色,有时甚至肌肉,骨骼均为黑色。磷颗粒和五氧化二磷烟雾吸入后可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和肺水肿;至创面和粘膜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严重者可导至肝、肾功能衰竭,迅速死亡。
氢氟酸烧伤除同一般酸类烧伤外,尚有溶解脂肪和脱钙的作用。烧伤皮肤呈现红斑或皮革样焦痂,随即发生坏死,并继续向四周和深部侵蚀,有时可深至骨骼使之坏死,形成难以治愈的溃疡,疼痛较剧。
凝固汽油是一种粘稠物质,装填于燃烧武器内的燃烧剂,燃烧时间长,温度高(可达30000C)粘着于物体及皮肤上不易移除,燃烧时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除可造成深度烧伤外并中引起呼吸道烧伤,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等。有时凝固汽油中含有磷作为点火剂,故有磷烧伤的可能。
3、电烧伤:主要是指高压电流的烧伤.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局部损伤称电烧伤。临床表现有入口与出口,常呈椭圆形,一般限于导电体接触的部位,但实际破坏较深,可达肌肉,骨骼或内脏,以入口处更严重。外观局部黄褐或焦黄,严重者组织完全炭化、凝固,边缘整齐,干燥,早期疼痛较轻,水肿不明显但在24~48小时后,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和明显水肿。电烧伤的周围皮肤常因电火花或衣服着火烧伤,一般也多为深度烧伤。
由于电流穿过皮肤后,迅速沿体液及血管运动(血液含电解质,易于导电),使邻近组织和血管壁损伤,发生变性及血栓形成。伤后一周左右开始出现进行性组织坏死,伤口扩大加深,严重者往往有成群肌肉坏疽;或因血管破裂发生大出血。
4、放射烧伤: 如X线、治疗恶性肿瘤的射线、射线。
二、烧伤对全身的影响及伤情判断
烧伤不仅仅是皮肤烧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 全身反应十分强烈, 因为身体的“屏障”全线破溃, 烧伤区的剧烈疼痛,或由于血浆样体液的迅速外渗,血液浓缩, 水、电解质平衡发生紊乱,可引起休克,肾脏功能受损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至于一些特殊部位,如头面部烧伤,水肿很严重,尤其小儿易出现脑水肿;颈部环匝状烧伤可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呼吸道烧伤可发生室息等。
所以,对面积较大、较深的烧伤, 不能在当时只看到局部的情况, 或看到病人当时尚无特殊的表现而掉以轻心。
判定烧伤严重与否的几个方面:
烧伤的面积: 烧伤面积愈大, 则人体受到的损伤愈严重.
烧伤的深度: 通常分三度四级. 最轻的即 I度烧伤, 局部上发红作痛. 烧伤愈深,对局部组织的破坏愈甚、愈严重.
烧伤的部位:人体不同的部位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如头面部、颈部、呼吸道等处被烧伤较严重.手关节等活动部位被烧伤, 日后易造成畸形
病人的年龄、体质、年老、体弱、小儿以及患一些较严重疾病的人,发生烧伤后反应就比较严重,在治疗上也较困难,恢复慢, 营养不良的烧伤病人,创面愈合也比较慢。
合并症的发生:发生烧伤时合并其他损伤如骨折等, 比单纯烧伤在治疗,恢复上多较困难. 如烧伤并发败血症,则往往会影响烧伤治疗后果,败血症可以成为严重烧伤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国确定的成人体表面积的计算法有两种.
中国九分法:即将人体分为l l等份,每份等于体表面积的9%,如头颈部占体表面积为一个九,即9%。头颈部烧伤,其烧伤面积应为9%.在头颈部又可分为发部、面部、颈部.各占3%.若仅烧伤面部,估计其烧伤面积则为3%。
手掌法:
三、现场急救
1.灭“火”: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灭火,消除致伤原因。热力致伤者,可行“创面冷却疗法”。用清洁水(如自来水、河水、井水等),水温5-200C, 冷敷或浸泡创面,需持续1/2-1小时,以取出后不痛或稍痛为止。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头、面、四肢。
(1)一般火焰的灭火:保持镇静,忌奔跑,跑则风大加重燃烧。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缓慢打滚压灭火焰,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灭火。他救时,将伤员按倒,同时用就便材料如棉被、雨衣、毯子、雪或砂土压灭火焰。
(2)凝固汽油燃烧的灭火:凝固汽油弹爆炸时,即用雨衣或他物遮盖身体,待油滴落下后抛掉遮盖物,离开燃烧区。灭火时忌直接用手去扑打,可用湿布或砂土覆盖,或跳入水中,如有浓烟,用湿布掩盖口鼻保护呼吸道。
(3)磷烧伤:磷的特点是在空气中自然,在皮肤上越烧越深。磷可经创面吸收,造成肝、肾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磷及磷的氧化物接触皮肤粘膜,均可造成烧伤。处理磷烧伤的创面宜用湿布复盖浸入水中,用1%硫酸铜溶液浸洗后移除黑色磷化铜颗粒,并用2-3%碳酸氢钠液中和磷酸。切忌将创面暴露于空气中,并忌用油膏包扎(磷溶于油脂类,溶解后被吸收)。用湿布掩盖口鼻能防止磷化物吸入呼吸道,如果用过锰酸钾液浸湿的布效果好。
(4)化学烧伤的急救:除生石灰、各种活性金属外,其它酸硷烧及皮肤,应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尽快缩短化学剂接触皮肤的时间。沥青烧及皮肤时,亦迅速用水冲洗冷却,然后结合清创术用甘油、松节油或汽油洗去沥青。强硷烧伤后急救时用清水冲洗的时间要求长一些,现场15~20分钟,2小时还有效,一般不用中和剂。 氢氟酸烧伤关键在于早期处理,用大量水冲洗或侵泡,或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使表面残存的氢氟酸沉淀为氟化钙,氟化镁 。用钙离了透入治疗创面效果更好。
(5)电烧伤的急救:人体触电,如电流和电压达到一定强度,特别是电流通过头部或胸部时,可立即发生神志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处于“假死”状态。如及时抢救多可恢复,不宜轻易放弃。
急救:脱离电源;立即实行心肺复苏。
2.保护创面:灭火后除必要时脱去衣服 (或顺衣缝剪开)外,将伤员安置于担架或适当的地方,可用各种现成的敷料作初期包扎或清洁的衣服被单等覆盖创面,目的是保护创面,避免再污染或损伤,没有必要去作其他创面处理。
3.止痛:烧伤后疼痛是很剧烈的,必需及时予止痛剂,如口服止痛片或注射杜冷丁。合并呼吸道烧伤或颅脑损伤者忌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
4.补充液体:口服淡盐水、淡盐茶或烧伤饮料。如病情严重,有条件时应及早静脉输液(如生理盐水、右旋醣酐、血浆等)。切忌口服大量无盐茶水或单纯输入大量5%葡萄糖溶液,以免加重组织水肿。
烧伤饮料片:每片含食盐0.3克,小苏打0.15克,鲁米那0.005,糖适量。溶于100毫升水中即为烧伤饮料。
5.其他措施: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注意合并伤的处理。眼烧伤时应冲洗眼睛,涂抗生素眼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天冷时注意保暖。
三、伤员的后送与住院处理
当从现场抢救出大批烧伤伤员时,对中小面积烧伤原则上应就近组织抢救,以便及时治疗,减轻痛苦。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员,也应就地抢救,有时需考虑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转送伤员时,最好在伤后4小时内送达目的地。如不能此时间送到,应就地抗休克,待休克已基本平稳后再送。转送途中必要时应设法输液,给镇静剂,尽量减少颠簸。战时如不能就地救治休克,必须在休克期转送时,则应在中途设立中转站,进行分段输液。
伤员送到医院后处理:面积20%以下者,可口服烧伤饮料,创面清创后包扎或暴露。烧伤面积21-40%者,可口服补液加静脉输液,其静脉补液中以晶体为主,胶体可用右旋醣酐。面积在40%以上者,进行静脉输液,并应考虑输血,适量口服液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