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先治神 中风主要表现为脑神的变化,是由于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中风。神匿→神怠→神伤→神散是中风逐渐加重的整个过程之表现。针刺中风治神分三步:第一步醒神,第二步调神,第三步安神、养神。
治瘫要治挛 肢体瘫痪和肢体挛缩(既挛又痿)是中风的主要表现特点,武连仲教授认为,阳经肌力的恢复不足和阴经肌张力不断增强是主要原因。临证发现,很多病人在阴经肌力恢复的同时,伴随阴经肌张力的增高,如不能正确治疗会导致肌肉挛缩、关节屈曲,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武连仲教授根据患者肢体阴阳经的经脉虚实变化,采用循经行气刺法,梳理三阴经气,调整肢体屈的功能;采用飞经走气刺法,行三阳经气,调整肢体伸的功能。治瘫要治挛,能屈也能伸,是中风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
治阴亦治阳 《内经》:“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提出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即所谓的“阴阳互根。”《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中风的治疗上,要善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根据经脉的虚实和脏腑的变化灵活选用腧穴和采用刺灸方略,从而达到阴平阳秘。
治近亦治远 中风患者肢体的远端恢复难于近端恢复。依据生理病理学特点,肢体近端先恢复,远端后恢复,所以针灸取穴要远近结合,侧重于远端;远端取穴既要精少,更要得气,足内翻和足下垂常用大钟与足临泣,大钟施以提插泻法,足临泣施以提插补法,达到扶正纠偏之作用;笨拙无力常用太溪与复溜,施以提插补法,以柔筋健骨、益肾固本;手指与小臂运动障碍常用四渎、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施以提插手法激发经气,能有效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脑损伤后,脑可塑性的发生和功能重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脑卒中后功能重组可以分成4个阶段:
1、脑卒中后的即刻改变,整个神经网络都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这与远隔功能抑制的理论相一致。
2、未受损半球的增量调节和过度活动。
3、双侧半球运动相关区域的激活减低,在这一阶段,残存的神经网络建立新的平衡。
4、脑卒中后恢复的慢性阶段。
脑损伤后功能重组的动态变化提示,在脑卒中恢复的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才能促进脑功能的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这印证了武氏治神针法治疗中风根据患者神的变化,分步施以醒神、调神、安神、养神的治疗法则。而辨中风之神与气、阴与阳、阴阳经中的刚柔缓急、刚柔缓急中的远近风挛则顺应脑卒中功能重组的动态变化,采用相应针灸处方,达到个性化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