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虽在出生后可见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我科自1995至2001年间共收治病人5例,诊断明确,均治愈。因本病极易被误诊为肛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青壮年,发病年龄最小19岁,最大年龄27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年,平均3年。 临床表现与治疗:早期表现为骶尾部反复发作性肿胀、疼痛、异物感伴局限性囊肿形成,晚期表现囊肿感染,形成浅表性脓肿自行破溃。
2例囊肿破溃后有毛发露出;破口长期不愈形成窦道4例。按压窦口上方肿胀处有臭味分泌物流出,窦口位淤后正中线尾骨尖处,可见有皮肤缘内翻的细小开口。探针多不能插入,可行扩大窦口,插入探针,探针走行方向指向骶骨.平均深约2―4cm。窦口长期不愈,平均病程1―3年。 5例病人均行骶尾部X线摄片及泛影葡胺造影,排除骨质破坏性病变,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
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藏毛窦切除术,取俯卧位.亚甲蓝注射液自窦口加压注人藏毛窦内,使窦壁染色然后挤压出窦腔内积存的美蓝,以防切开后正常组织染色,然后在探针引导下,沿尾骨纵轴切开窦道,电刀切开皮下组织,以电刀切除所有染色组织,直至骶骨筋膜为止,以锐刮匙用力搔扒均可刮除两端尖细、全然游离的卷曲毛发,平均5根至数簇不等,亦刮除少许肉芽组织,电凝止血后,双氧水冲洗残腔。
窦道均采用广泛切除后开放,以凡士林油纱条填塞窦道残腔,术后用抗生素3―7天,每日换药一次,3―6周后伤口痊愈。
2、讨 论
病因:尾部藏毛窦在我国较为罕见,末见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Rogar Bearley提出系因毛发尖端在附近刺入皮肤,形成短管道,而毛发仍然与其根部相连,短管道随即皮化,当毛发由原来的毛囊脱落后,被皮化短管道产生的引力吸入。因而提出第一阶段为“刺入性窦道”,第二阶段为“吸入性窦道”。本病在吉普车乘员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为“吉普车病”。藏毛窦病因尚未肯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因素有关。根据本组5例病人观察,均为青壮年男性、体毛旺盛、病变位破尾部,无明显骶尾部外伤史,发病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有关。本组5例均为青壮年男性,体毛发育旺盛,尤其肛周及尾部为甚。
结合病例,我们体会该病具有下述特点:
(1)本病多发于体壮多毛的男青年,身体肥胖.臀沟较深者。
(2)起病隐匿,在发生感染前,多无临床症状,偶尔可摸到尾部皮肤有内部增厚或发硬,乃至感染,可出现尾部反复发作的小脓肿,易与尾部皮肤凹入、骶前畸胎瘤、骶前囊性肿物破溃感染相混淆。
(3)有癌变的可能,肿瘤为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混合性,也有汗腺腺癌,故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治疗。
诊断与治疗:尾部藏毛窦易误诊为肛门直肠瘘。在后中线尾骨尖处可肋及质地柔软或稍硬肿物,正中常有小口,窦口缘有上皮组织爬入,探针插入困难,扩大外口或偶尔插入探针时,探针方向指向骶骨。x线摄影排除骶尾骨骨质破坏性病变。手术搔扒时可刮除全然游离的卷曲毛发,可确诊本病。
治疗均采用广泛切除开放窦道,术前将原发和继发窦道内注人亚甲蓝,使其窦壁及囊腔内染色.手术时切除范围适当,防止切除过多,损伤周围组织、神经;切除过少,病变复发。将所有原发和继发窦道包括在内,有利于刀口早期愈合。术中用电刀切除,电凝止血,不留线结以防感染。油纱条填塞以利引流。创口延迟愈合可考虑再次播扒窦道残腔,清除异物毛发后创口愈合。
国外文献有主张行切除一期缝合术,即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游离肌肉和皮肤,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为了消除深的臀间裂及其负压力,减少伤口裂开、血肿和脓肿,可行Z形成术。也有行袋形缝合术,即切除窦道壁表面部分和上盖皮肤,用肠线或可吸收的人造缝线创口以促进愈合,多用于不能切除病例或复发性藏毛窦。
但一期缝合术应注意下列禁忌症:
(1)以前作闭合术,现复发者;
(2)病变范围超过7.5cm;
(3)囊肿中未见分泌物;
(4)体毛太多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