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开发内容、范围和方式: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发病总数的10-15%。临床上用于垂体瘤切除的术式很多,最早是经开颅切除肿瘤,最近十几年开展经蝶入路是很常见的一类术式,包括经口鼻蝶入路,经鼻前庭蝶窦入路,经筛蝶入路,及改良的经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
经单鼻孔直接蝶窦入路,该方法简单、省时省力、容易掌握,对脑组织无损伤,可有效的切除鞍内、突向蝶窦、呈柱状向鞍上延伸及局限于蝶窦内的垂体腺瘤,只要操作得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该入路由单鼻孔进入手术空间狭小,术中须精确定位,精巧的显微手术器械,和精湛的显微手术技术。对于突向海绵窦的瘤体无法直视下手术切除,只能凭借术者主观感觉切除肿瘤。我们通过手术治疗30例垂体瘤的患者,结合术前、术后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分析该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项目规模和一般资料:
我科从2001年至2005年8月对30例垂体瘤的患者直接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对该入路进行了初步探讨,完成了项目任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2岁―72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月―8年,平均1.9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20例,月经紊乱9例,视力下降10例,视野缺损8例,肢端肥大4例,全身乏力5例,意识不清2例,呕吐2例,尿崩3例。PRL增高12例,GH增高6例,ACTH增高3例,甲状腺素减低3例。
21例拍头颅侧位X线片,证实鞍枕型蝶窦3例,全鞍型蝶窦18例,半鞍型蝶窦8例,甲介型蝶窦1例,蝶鞍球型扩大22例。30例均行头颅CT和MRI检查,经测量肿瘤直径0.5mm―50mm,其中微腺瘤6例,大腺瘤18例,巨大腺瘤6例,肿瘤侵入海绵窦及鞍上池8例,突向蝶窦2例。
三、结果:
1、手术情况:
依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及术后复查MRI,22例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PRL腺瘤12例,GH腺瘤6例,ACTH腺瘤3例,无功能腺瘤9例。其中2例PRL腺瘤,1例无功能腺瘤为垂体瘤卒中。
2、并发症:
7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5例经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4-5天后好转,2例继续口服弥凝2月后好转,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鼻漏,经降颅压、对症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3、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所有患者均在半年左右复查头颅MRI,无1例肿瘤复发。激素复查PRL腺瘤有7例恢复正常,4例下降50%,1例下降30%。ACTH术后激素水平均正常范围,GH腺瘤有5例恢复正常,1例下降50%。视力复查,10例视力下降者,9例视力均有恢复,1例失明患者术后无明显恢复。
四、经济效益指标:
本研究属于临床研究,每一例患者平均可以给医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0元人民币,30例患者可以创造12万元人民币。同时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微创、方便、有效的理想治疗方法。
五、结论: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1/10万,占颅内肿瘤发病总数的10%-15%,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除PRL微腺瘤可选择药物治疗外,多首选手术治疗。临床上用于垂体腺瘤切除的术式很多,每种术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经蝶入路是常用的一类术式,包括经口鼻蝶入路、经鼻前庭蝶窦入路、经筛蝶入路,其中单鼻孔直接经蝶入路是最为简化的一种,该手术术程较短,大约在120min以内,步骤简化、容易掌握、省时省力,可有效切除突向蝶窦、呈柱状向鞍上延伸及局限于蝶鞍内垂体腺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脑组织无损伤、无牵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改良术式。
目前在全省只有我科开展此项手术。该手术由单侧鼻孔进入,手术空间较狭小,术中需要精巧的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对突向海绵窦的瘤体,因术野狭小,无法在直视下切除,只能凭借刮圈除时的手感,对术者的主观经验要求很高。随着神经内窥镜、神经导航仪、太中MRI和超声技术的应用,该入路中凭借主观经验切除肿瘤的步骤必将得到改进,准确而微创的切除肿瘤是必然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