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难逃生老病死,古时有秦始皇东瀛求药、近代有嘉靖皇帝炼丹求生。古有明鉴,怕老怕死的人不在少数。对于他们,时间也许是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它教会了我们一切,最终也亲自埋葬了一切。
追根溯源,“人为什么怕老?那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有了恐惧就会有担心,衍生出焦虑、慌张、不安等情绪。医师这样说到。也许有人会说:死?人都会死看是怎么死,我只是怕等待死亡的过程等等,其实这些“怕”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本质上,它们都意味着“失去”,怕失去的最大原因是留恋。
压力与竞争的环境下人更怕老, 老意味着失去
“生老病死,是连在一起的。怕老的人,心里并不是真的怕老,其实是怕病、怕死。怕老其实是怕越来越没用、失去存在感,而且人一旦衰老,身体机能也在衰退,疾病缠身、对社会家庭造成负担,也离死亡无限接近。”
“在当今快节奏和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对于住宅、医疗、物质等的需要,人的焦虑大为增加,而由于觉得“变老”意味着正在加速失去,“死亡”意味着彻底的失去,因此人们往往在拥有时反而会很害怕,整天提心吊胆会失去拥有的,总觉得有些迹象表明自己就要失去了、或者下一刻就要失去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老了就是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即意味着被淘汰,这时怕老其实就是怕被淘汰,所以,人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老太可怕了”,因为“老”意味着很多优势的丧失,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西方对待衰老“生命的尽头正是生命的开端”
国人对衰老的消极心态在生活中体现得活灵活现:双十年华的姑娘说起话来老气横秋,若是不经意间看到脸上有皱纹,便会求助于各种祛皱霜,嘴里念叨着“老了、老了”; 60多岁但身健脑灵的老人一遇到新事物就习惯性逃避,原因是“老了,学不来高科技”。无论是年轻人的“怕老”,还是老年人的“服老”,其实都隐含着人们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按理说,人们对这种生理变化的惧怕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为何这样的情形却很少出现在西方人的生活中?
首先,从西方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人老了,虽然能力弱了、记性差了,但经验比年轻人更丰富,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但在我国,这样的认知显然不被多数人所接受,反倒是“老了就是不行了”的观念牢牢印在人们心里。越是珍爱一样东西,就越怕失去它,是国人怕老的根源。
其次,从思想方面看,西方人认为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不觉得死亡是生命的结束。美国人常说“生命的尽头正是生命的开端”。这种将死亡看成生命另一种存在形式的观念深深影响着西方人对衰老和死亡的态度,他们对此充满想象和期待。
第三,从文化方面看,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普遍认为人活着是在赎罪,死后回到天堂,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对错误持宽容态度,注重忏悔,对死亡的恐惧较少。而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对神鬼敬畏,部分人潜意识认为犯了错误死后会下地狱,只能内心不断受良心谴责、压抑、恐惧、回避。另有部分人没有信仰,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认为死后什么都没有,信奉及时行乐,所以拥有越多就越怕失去,不仅自己拥有还要让子孙拥有,因此出现“六十岁现象”和“离退休综合征”。
第四,从国家机制看,虽然我国对老年人的各种退休养老及医疗保险越来越完善,但目前仍有”因病返贫“现象,加之越来越多“空巢家庭” 的出现,使许多老年人产生无用、怕拖累孩子、无子尽孝的想法。
“改变心态、珍惜当下” 内心安然
随着生活水平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衰老年龄正在推后;可与之相对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心态上“早衰”。这固然与社会压力大有关,但更多源于国人集体潜意识中的“不自信、不踏实”。
人生多难、多艰、多变,没有谁能一直享受轻松。面对困难,重要的是学会化解。锻炼、交友、读点书、投身艺术、帮助他人、寻找自身价值,都能帮不同年龄段的“怕老者”找回生活的乐趣和希望。当一个人始终保持有追求、向前看的心态,就能渐渐甩掉“我曾经”的老年式口头禅,克服怕老心理,即使衰老也能面对压力和挑战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事实上,生命的珍贵恰恰在于其有限性,也只有认识到它的有限,人们才能学会珍惜当下,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所以,衰老并不可怕,它只是在提醒我们,如何学会珍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