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强迫障碍:
强迫障碍的主要特点是主观不可抗拒的反复出现观念、意向、行为,想尽力摆脱,却又无法做到,为此感到焦虑、紧张、内心不安。强迫障碍的患病率约2%-3%,男性起病年龄早于女性,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离婚、分居、失业、社会经济水平低下的人群患病率高。强迫障碍易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社交恐怖、药物依赖等疾病共病。
二、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
强迫障碍常见的症状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单独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具体的临床表现为:
1、强迫观念:之前有过的想法在某一时间不可预知的闯入头脑内,这些想法不单纯是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过分担心,通常是没有意义的,此类想法持续存在,引起患者明显的焦虑和痛苦。患者主观认为这种反复的思维是过分的,却无法自拔。这些想法有时很费时,明显干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2、强迫动作:患者被迫按照某种想法或机械的执行某种行为,如:洗手、排次序、核对物品、计数、开关门等程序化动作,患者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内心的痛苦,实际上这些行为并不能减少内心的不安或痛苦。
三、强迫障碍的危害:
强迫障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果忌讳就医,该病会对患者造成长期的损害,具体表现为:
1、认知活动受损:患者平素注意力集中困难,反复想毫无意义的事,不能有效的思考,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严重下降。
2、正常的情感体验受损:患者平素沉浸在由于反复想事或反复做程序性动作导致的担心和焦虑的情绪中,无法体验平常的正性情感,如:快乐、愉悦、成就感等。
3、社会功能受损:患者的正常人际关系受到影响,不能有效的交友,严重的会出现社会功能残疾。
4、正常人格发育受阻:青少年患者正常的人格发育受阻,很难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格的成熟水平明显滞后。
四、强迫障碍的治疗:
1、治疗目标:减轻强迫症状,尽早达到临床痊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2、治疗方法: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一般采用基于评估的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家庭支持治疗,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治疗疗程: 患者需要全程治疗(起效期、症状控制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治疗期、减药期)。一般治疗2-3周开始起效,随后2-3个月增加药物剂量逐渐控制强迫症状,然后药物剂量基本稳定进行巩固治疗6个月。如果患者病情稳定,药物剂量稍减少维持治疗6-12个月。然后,在6个月内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到停止服药。上述是一般的治疗规律,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五、需要提醒的事项:
强迫障碍的患者一般起病缓慢,如果不接受治疗,大约一半的患者强迫症状会逐渐发展,少部分患者会有短暂的缓解期。需要注意的是,强迫障碍的患者主观感受痛苦,认知和社会功能受损明显,应该前往正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尽早阻断病情发展,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治疗期间尽可能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友,家属要理解患者,给予足够的家庭支持,尽早使患者痊愈,回归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