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不仅指血中的甘油三酯,也包括胆固醇和其他脂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必须与血液中的特殊蛋白质结合才能在血液中运输,这就是我们在化验单上看到的各种“脂蛋白”。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都属于血脂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血脂”。其中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被称为“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好胆固醇”。LDL的增高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是“坏”胆固醇的帮凶。HDL则会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动脉转运走、降低LDL并防止它在血管壁沉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它被冠以“好胆固醇”的头衔。化验血脂全项不仅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还包括脂蛋白等。
血脂异常是怎样引起卒中的?
在门诊看病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很小的脑梗病灶就非常焦虑、紧张,以为马上就会瘫痪了,而对血脂异常却毫不在意。殊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就是因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才引起卒中的。血脂异常的人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看看这个无声的“杀手”是怎样行动的: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升高到一定程度,当血管内皮出现异常时,“坏”胆固醇就乘虚而入,沉积在动脉壁上,积累后逐渐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象水壶里的水垢,如果任由它沉积而不管,经年累月会越积越多。斑块的表面是一层包膜,有人形象的比喻为饺子皮儿,里面是聚集的脂质,象饺子陷儿。斑块在血管壁内不断长大,会使动脉管腔逐渐变窄,狭窄严重了就会影响血流的通过、最后可能发展到血管阻塞。即使斑块不大,由于“坏”胆固醇可以引起炎症反应,使斑块表面的膜变薄,薄的“饺子皮儿”容易破裂,一旦斑块破裂,立即启动了血管内的凝血过程,形成血栓引起卒中发病。皮薄陷儿大的斑块是“不稳定斑块”它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发生破裂,好比定时炸弹潜伏在血管内随时会爆炸。
发现血脂异常后怎么办?
首先知道什么原因引起血脂异常,然后针对原因选择应对的方法。血脂异常的原因包括:(1)、日常饮食中脂肪、胆固醇或热量过多;(2)、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过少;(3)、年龄大于50岁;(4)、体型肥胖;(5)、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紧张;(6)、吸烟;(7)、饮酒过量;(8)、甲状腺功能低下;(9)、有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10)、家族中有早发血脂异常或冠心病人。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除了一些疾病以及遗传因素之外,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重要的后天因素。因此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进餐的总量。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限酒。此外还应增加运动量,坚持经常锻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仍不能使血脂达标就需要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药物治疗也要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实施,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药物。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坏”胆固醇,此外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这些都与预防卒中有关。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和肝功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有些因疾病或遗传原因导致的血脂异常需要终生服药。因为引起血脂异常的原因不能去除,一旦停药,“坏”胆固醇会再次升高而损害血管。
什么是控制血脂达标?
我们常说“控制危险因素要达标”,不达标就难以达到预防的目的。达标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是否血脂在化验单的正常值范围内就是达标了呢?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每个人患卒中的风险不同,危险程度越高,我们挽救的力度要更大,这就是按危险程度“分层”治疗。对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控制血脂在正常值范围内即可。对已经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卒中,其LDL应达到低于2.6mmol/L的水平。如果卒中的原因是因为不稳定斑块引起或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危险因素: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持续吸烟,这些人再次患卒中的风险就更大,是极高危人群,LDL要控制在2.1mmol/L以下才是达标。
有调查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群达1.6亿,控制达标率仅为26.5%,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血脂异常仍然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卒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但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行动,需要公众的主动参与。当人人都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控制好包括血脂异常在内的每一个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就可能摆脱卒中的困扰,健康、愉快地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