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及其周围部位的骨骼、关节、韧带等的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状。这主要和脊神经的分布走形密切相关。
脊柱主要有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骶尾椎各1节组成。各节椎体间由椎间盘连接,椎体前后主要有前、后纵韧带进行固定。椎体后由椎弓、椎板、棘突围成椎管保护脊髓,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从椎间孔分出后分布于全身其相应部位。上下椎弓、椎板由椎小关节(上下关节突关节)相连,其后又有项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韧带连接固定。脊柱周围又和相关肌肉等软组织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人体的中轴。此中轴对人体起支撑保护作用,同时又具有运动功能,是稳定和灵活的一个结合体。大部分脊柱相关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脊柱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失衡后相关骨骼、关节、韧带出现应力变化。
脊柱相关疾病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主要包括骨科、神经内科、麻醉、疼痛等,是相关各学科的综合,是以整体观念诊治疾病的典型代表。脊柱相关病症除颈肩腰腿疼外,临床中还常见以下几种:
1、 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表现特点为血压不稳,是由于颈椎失稳导致的,其影像学颈椎曲度的变化可提供直接证据,恢复颈椎曲度力线可根治此类疾病。
2、 头痛:颈源性头痛有明确的神经定位,第一、二、三颈神经分布从前向后分布于头部,依据其疼痛部位在相应的椎旁及走形路线上有明显压痛者可确诊。解除相关神经压迫可快速治疗本病。
3、 头晕:由于颈椎曲度等的变化牵拉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此类头晕和体位变化(尤其是颈部运动)有明显关系。改善颈椎的曲度力线可治疗本病,并可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4、 耳鸣、眼花:第一、二颈椎病变刺激对应的神经血管造成。其特点往往表现为单侧、阵发性,触发性等。
5、 鼻炎:鼻部受颈1、2神经的支配,颈神经受损后如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其末梢出现对冷凉等刺激敏感现象。触诊在其颈椎发出位置或循行路线上有明确压痛点。
6、 心悸、汗出、恶心、呕吐等:此类症状多组合出现,同时可伴有头晕、耳鸣、血压不稳、烦躁易怒等,临床中往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这是由于颈椎失稳导致,其中心悸症状的产生和第四颈椎周围韧带病变有直接关系,对相应韧带等部位进行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
7、 胸壁、腹壁疼痛:有明确的肋神经定位,深呼吸时有明显变化。这是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手法可瞬间缓解症状。
8、 胃炎、结肠炎:对应脊柱周围有压痛,对其节段进行调整干预后症状可缓解。
9、 月经不调等:对腰骶椎进行调整干预可明显缓解症状。
10、过敏性咳嗽、哮喘:中医冬病夏治的敷贴疗法就是此道理,我们将药物贴于脊神经发出及循行路线上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